第35章 洞房花燭(3 / 3)

二個,和曬鹽產業不一樣,海洋捕撈業,是個新型產業,還沒得到朝廷的高度重視,或者說,海洋捕撈業,還不像鹽鐵業那樣,是朝廷必須掌控的關鍵產業,青州各級官員,也沒特別重視,甚至漁稅,都沒派專人去收,每年給個幾千貫孝敬,再送個幾百石魚幹魚油,就能將這些官員都打發了。

當然,也有一些這點蠅頭小利打發不了的官員,譬如有幾位官員,想從海平田家身上咬塊大肥肉下來;還有的,見海洋捕撈業收益巨大,想深入實地調查一番……這些官員,很快都被擺平了。

畢竟,田家海洋捕撈公司的背後,站著的,不止是海平田家一個家族,還有青州二十七個世家大族,這些家族的能量,疊加起來,不說一個小小的郡守,便是青州刺史,想找海洋捕撈公司的麻煩,也得小心丟了烏紗帽,被挑落下馬來。

各項產業發展順利,周鳴最關心的,還是田家組織的“海洋探險隊”,這兩年多時間內,對蓬萊仙島的拓殖活動,已經進行到了什麼程度。

父親田奉道:“我們田家,和另外二十多個家族,已派了三批探險隊過去,在離陸地最近的琉球島,建了一個小型定居點和一個小港口,目前大概有八百多人,生活在這個島上,條件十分堅苦,每四個月就要運一批物資過去,至少要兩三年後,島上居民,才能初步實現自給自足。”

父親田奉,還說了一個很大的困難,就是海平縣距離蓬萊仙島,還是太遠了,最短航行距離,都有兩千多裏,補給船隻從漁港村出發,抵達進行拓殖活動的島嶼,一來一回,至少要航行兩個月以上,風險很大,運送的物資也不多,非常麻煩。

而海平縣以東,一千餘裏外,有個名叫“齊洲島”的島嶼,為高濟國所有,如果能在這個島嶼上,開辟一個港口,作為物資運輸的中轉站,對蓬萊仙島的開拓,肯定會方便很多。

不過,形如圓棗,麵積超過十萬平方公裏的齊洲島上,不僅居住著三十多萬高濟國民,也有數千高濟國的駐軍存在,要在這座異國島嶼上,“租借”一塊土地,建一座中轉港口,想必會遇到一定阻力。

“父親,我們田家,現有族兵多少?都會用燧發火槍麼?”周鳴問。

“有一千八百餘人了,燧發火槍都會用的。”

這些年,按照周鳴的強軍計劃,田家族兵的編製擴編工作,一直沒停止過,因為福利待遇高、配發武器先進,還專門安排了老師傳授文化知識,田家族兵,可以說,是這個時代,職業化程度最高、武器裝備最先進、平均文化水平最高,對家族忠誠度也不可置疑的一支強悍軍事力量。

“還是太少了,起碼要擴編到萬人以上,才能保證田家的絕對安全……不過,有這一千八百族兵打底,後期擴編也容易了。這樣吧父親,從這些族兵裏麵,抽八百人出來,去齊洲島駐守,確保中轉港口的建設,定期輪換,無需理會高濟國作何反應,他若不服,我們就當實戰練兵好了。”

父親田奉點點頭,大逆不道地道:“也是,以我田家的實力,便是扯旗造反,朝廷也抵擋不住,那高濟小國,不足道哉。”

同時,田奉心裏也頗為費解,自己這個在算命先生口中,有“真龍天子”之相的兒子,從未流露過造反的想法不說,反而對海外開國興趣十足,要知道,這條道路困難重重,投入無數,可比直接造反難多了。

不過,不管兒子將來要做什麼,他這個父親,全力支持便是了,田家現在的一切,都是這個兒子帶來的,海外開國也好,扯旗造反也好,都是自己不敢去想、也不敢去幹的事情,他隻要完成好兒子交代給他的事情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