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海運一型(2 / 2)

鯨魚脂,提煉出的鯨油,燃燒後,有特殊的香味,提神醒腦,價值千金,且鯨魚油,也是一種優良的工業潤滑劑,將來要製造蒸汽機,鯨魚油,必不可少。

鯨魚肉,可以吃,味道和牛肉類似,口感細膩,蛋白質豐富,且不容易導致肥胖,價格也不貴。

鯨魚筋,韌度遠超牛筋羊筋,和鱷魚筋不相上下,弓箭、弓弩、各類攻城裝置,用上鯨魚筋後,威力都會提升不少,鯨魚筋,可以說,是一種軍事戰略物資。

鯨魚骨,磨成粉後,是一種包含多種礦物元素的高級“複合肥”,施撒到田地中,可起到農業產量+10%的神效。

鯨魚內髒,有的可入藥,有的是美味食材,總之,功用很多。

鯨魚屎……扔了吧。

田家海洋捕撈公司的第一頭鯨魚,是如何捕到的?說來也是一種巧合,這頭鯨魚,與一群凶狠的鯊魚搏鬥後,受到重傷,倉皇逃到了近海,恰逢大海退潮,這頭體長十八米、重達千石(50噸)的鯨魚,不幸在淺灘擱淺,正好被一艘捕魚歸來的“海捕一型”漁船撿了便宜……

在這頭擱淺鯨魚身上,嚐到不小的甜頭後(這頭鯨魚,等於公司往年一年的收益),海洋捕撈公司,一發不可收拾,專門改裝了好幾艘用於捕鯨的捕鯨船出來,編成捕鯨船隊,合作捕鯨,兩年時間,就捕了上百條中小體型的鯨魚回來(大的還不敢招惹啊),單靠賣從這些鯨魚身上提煉出的鯨油,就賺了幾十萬貫。

而海裏的鯨魚群,就像是陸地的牛馬群一樣,數不勝數,如海平縣以東300餘裏外海的一處洋流彙聚帶,就生活著數萬頭的鯨魚,哪怕捕鯨船隊,一年給它捕個千八百條,也隻不過是給這些鯨魚的種群更新速度,稍稍加快了一些而已。

……

數日後。

田家莊東北三十裏的海邊,一占地數百畝的造船廠,正舉行一場新船下水儀式。

周鳴和父親田奉,都來到了這裏。

造船廠負責人名叫田廣,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大漢,皮膚粗糙黝黑,像一個老農,他是田氏旁脈的一位族叔,原是個造船的木匠,有一定文化素養,對建造海船頗為擅長,周鳴把他招募過來後,造船廠的大小事務,都交給了他。

造船廠中央,最大船台上,坐著一艘舷寬比較大的船隻(7.5左右),該船尖頭窄尾,船體修長,上有三欄桅杆(可掛船帆),舯部左右各有兩排船槳窗口,可安排80名槳手操櫓;船底還有兩排船鰭,用於減少大海航行中,船體橫搖的幅度。

在這艘即將下水的新船前,船廠負責人田廣眉色飛舞道:“這艘‘海運一型’貨船,用料達到了1155料,三層甲板,內有68個防水隔艙,貨倉較大,可裝載2000石(=100噸)物資,固定船員在150人上下,操作船帆船槳,順風順水情況下,一日航行千裏,當不在話下!有了這型貨船,海洋捕撈公司,日後漁季出海,漁船都不必來回往返,運輸工作,專由海運一型貨船負責,捕魚之效率,必會增加數倍!”

任何行業,要提高效率,都得講究分工合作,海洋捕撈也是如此:“海捕一型”漁船專心負責捕魚,捕的越多越好;船速較快、船艙較多的“海運一型”,專門負責運輸……這樣,在大海一年風暴最少的三四個月裏,海洋捕撈公司的漁獲量,在這種分工模式下,必會暴增。

周鳴點點頭,問他道:“廣叔,海運一型貨船,先批量生產二十艘吧,接下來的研究重點,應放在‘海捕二型’漁船上,這種新型漁船,用料當在2000料以上,出海一次,至少能捕兩條以上的大鯨魚回來……你們爭取在兩年內,就把‘海捕二型’漁船研製出來吧。”

兩年?

田廣吃了一驚,這也太急迫了吧,造船用料增加一倍,意味著工作量不是增加一倍那麼簡單,而是三到四倍!且為了維持船隻航行的穩定性,內部船艙的結構設計,也需經過大量數據計算,所以,越大的船越難造,是造船界公理。

“那便三年左右吧,最好不要超過四年!公司也會想辦法招募更多的人手和工匠過來,包括船隻設計方麵的人才……廣叔,你們能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從無到有把‘海運一型’建造出來,那便說明,在更大的挑戰麵前,你們還能比自己想象的做的更好!”

看他有些為難,周鳴給他打氣道。

田廣點了點頭,臉上泛起一股堅定自信。

“開始了!”

“放水了,放水了!”

伴隨著父親田奉和工人們的歡呼,船閘閘門緩緩打開,海水注入船塢之後,這艘修長如弓,表麵塗有黃色桐油的嶄新貨船,慢慢從水麵漂浮起來,這艘艨艟巨物,也如人造奇跡一般,帶給人們,以無盡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