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鳴振聾發聵說道:“所以,父親大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忽略錢財的重要性,要想壓服廣陵田家,逼迫其把祖牌族譜歸還回本家,我們田家,除了要在朝堂上有所作為,錢財方麵,也必須要達到能與廣陵田家,相提並論乃至更勝一籌的程度!”
父親田奉的臉色變了,變得極其嚴肅和認真起來,重新審視麵前的這份計劃書,嘴裏不時喃喃著“鹽”“海魚”“廣陵田家”“族譜”這些字眼,忽然一拍桌子,抓起計劃書,看著周鳴說道:“建兒,此三策,當真可行?”
“可不可行,試一下不就知道了。”
“那便試試!”
……
之後的兩個多月,原本經常與好友飲酒聊天,整日跟妻子風花雪月的父親,事業心難得上來了一次,不需要旁人督促,就按照周鳴計劃書上的規劃,先從莊園土地中,劃出了一萬畝良田出來,搞半農半牧式的新耕作模式試驗。再親自帶著上千號佃農,去東邊二十裏外,在海水浸泡區邊緣,挑土築堤,圍海造田,奮戰了一個多月,終於搞了一塊麵積約二十畝的鹽田出來。
這天,風和日麗。
經過長達二十五天的蒸發晾曬,占鹽田總麵積約95%的蒸發池中的海水,被蒸發成鹽度接近飽和的鹵水後,導入到了結晶池裏那十幾口平底大陶鍋中,陶鍋下麵加了幾把柴火,加快了鹽鹵水的水分蒸發。
不一會,用一根木棒不斷進行攪拌的老鹽工,看到木棒下部出現了一些細微的半透明結晶顆粒,當即興奮大喊道:“出鹽了,鹵水出鹽了!”
“這裏也有鹽出來了!”
“太容易了!這些曬了很多天的鹵水,出鹽太容易了!”
架在土灶上才燒了一會的十幾口平底大陶鍋,紛紛傳來了好消息。
大陶鍋連續提煉了三天,過濾提純後,第一批總重量接近五噸的海鹽,一起裝車運到了塢堡的大倉庫前。
入庫前,打開一口裝鹽的鹽袋,手指拈了一撮顆粒均勻細小、白如冬雪的海鹽,放在嘴裏嚐了嚐,周鳴點點頭道:“味道不錯,是上等的好鹽,應該能賣一個好價錢,就是產量太低了點,一塊二十畝的鹽田,一個月隻能提煉100石海鹽(1石=50kg)。”
一旁的最近皮膚都被曬黑了不少的父親田奉,興奮說道:“不少了建兒,這100石鹽,差不多夠莊裏所有人吃一年了,我們再也不用從鹽商手裏,買那些價高質劣的差鹽了!”
“光自己吃還不夠!”
兒子的話讓他微微一驚,卻又聽到一個炸雷般的信息在耳邊釋放道:“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可以把海平縣海水浸泡的大片區域,向東深入十五裏,修一條總長八十裏、高十米的海堤,圍一塊30萬畝的鹽田出來,這片鹽田,隻要在一年雨量最少的兩個月,曬兩批鹽出來,就可以得到750萬石鹽,這麼多鹽,別說一個小小的田家莊,就是大周國所有百姓,都不一定吃的下這麼多鹽。”
這……
父親田奉瞠目結舌,心髒猛烈跳動,不知該說什麼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