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調查分析與建議
2.1 現狀分析
2.1.1 村級檔案門類不夠齊全。有7%的村沒有建立專門檔案,80%的村無科技檔案,90%的村無聲像檔案。
2.1.2 室藏結構不夠優化。建有專門檔案的402個村中,有262個村的專門檔案在5種以下,占應歸檔案的專門檔案的比率較小。
2.1.3 絕大部分村的歸檔率較低。室藏量在50卷至400卷範圍的有407個村,而400卷以上的有28個村,其中2個村達到1500卷以上。村務工作大體相同,檔案室藏量大體也應相同,室藏量如此懸殊,歸檔率低下,應為主要因素。
2.2 村級檔案室藏情況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2.2.1 重文書檔案而輕其他。在435個村中,村村建有文書檔案,且文書檔案占室藏總量80%以上的就有212個村;隻有47個村有聲像檔案,且僅有照片檔案,其中36個村隻有1卷,有74個村有科技檔案,且絕大部分村的科技檔案隻占室藏總量的1%左右。
2.2.2 重村務管理性文件材料的歸檔而輕基本建設及農產品開發推廣等方麵材料的歸檔工作。建立文書檔案和專門檔案的村分別為435村和402村,而建立農產品開發推廣、農業科研等方麵檔案的村為0。有不少村還是有一些“名、優、特”農產品和林果產品,包括這些產品開發、研製、培育的過程中要形成大量的文字材料和記錄依據均沒有被作為檔案歸檔。村級室藏檔案除紙質檔案和照片檔案外均無其他載體檔案,室藏實物檔案5件以下的有231村,10件以上的僅有2個村。
2.2.3 檔案人員素質不高,對歸檔範圍心中無底。村級檔案人員均是村支兩委成員兼職,三年一換屆,人員調換頻繁,對檔案業務不熟,隻是一任跟著一任學,上一任建有哪些檔案就順應下去,上一任沒建的,下一任也不懂得建不建,造成門類不齊全,專門檔案的種類不齊全,歸檔範圍不清,歸檔不全。
2.3 幾點建議
2.3.1 縣檔案局在每次村級組織換屆後必須進行一次村級檔案人員培訓,提高村級檔案人員的素質。
2.3.2 建立健全村級檔案各項管理製度,特別是歸檔製度,要具體化、詳細化,操作性要強。
2.3.3 縣、鄉(鎮)檔案部門要強化對村級檔案的監督與指導,幫助他們製定好歸檔範圍,明確各種門類、不同載體檔案的歸檔內容,確保收集齊全,指導他們完成各門類檔案的立卷工作。
(作者單位:濟源市檔案局 來稿日期:201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