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方特產與包裝(1 / 2)

地方特產與包裝

學術論壇

作者:麻野

【內容摘要】隨著旅遊經濟的發展,地方特產成為了代表當地文化、風情以及對外交流的重要標誌,是代表一個地方整體形象的縮影。而地方特產的包裝設計為了適應和推動地方旅遊產業的發展,需要保持一種對地域文化的深化體驗,一種對自然、健康和環保的綠色向往。因此,提高地方特產的包裝水平,自然成為一個值得我們去實踐、去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特產 包裝 地域文化

所謂“地方特產”是指盛產於某個區域,曆史源遠流長,並擁有比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具有良好市場表現的產品,一個地方的特產不但能夠反映一個地方的人文風情,還能反映一個地方深刻的文化印記。所以土特產包裝設計應該結合地域文化精髓,從而提高包裝的品位和內涵,不僅可以獲得經濟利益,還能宣傳地域文化以及增強區域之間的文化交流。

但是,我國現階段的特產包裝設計不容樂觀。眾所周知,我國的包裝設計起步相對其他國家較晚,很多包裝設計往往不考慮自身國情,把外來的現成包裝構思生搬硬套到本國的設計產品上,或者隻為包裝而包裝,忽略了地域文化與產品包裝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土特產包裝不隻是簡單的包裝產品的作用,而是對產品內容的一種表現和美化,一種引導消費者消費的方法和一種文化取向,優秀的土特產包裝,可以充分展示地方文化和風土人情,促進地方旅遊經濟的發展。而我國正好是一個地域文化極其豐富的文明古國,要想做好特產的包裝,必須要把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國外優秀的包裝技術手法相互結合,才能做出優秀的產品包裝來。

一、特產包裝的地域文化運用

中國是一個地域寬廣且曆史悠久的國家,自然也就產生了形形色色的地方文化。地方特產源於民間,大多數是不同地域、有著不同民族風俗的人民群眾曆代培育的結果,凝聚著很多人的智慧、辛勞和汗水,積澱了悠久的曆史文化,呈現出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每個地域的土特產都有屬於他們那個地方文化的烙印,因此,特產包裝也要和當地的地域文化互相呼應,才能做出符合人們內心審美的漂亮設計來。

具有地域文化特點的各種符號元素是特產包裝設計的源泉,比如我們傳統的雕刻、臉譜、剪紙、壁畫等。

1.雕刻藝術。是一個時代發展的形象化的記錄,以南朝和唐代為最高峰,具有鬼斧神工的雕塑技法和濃厚中國味的題材內容,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唐代的石刻文化,以及華北地區的洞窟文化等。

2.剪紙藝術。最早起源於西漢時期,以其鮮明的藝術特征,在我國的民間流傳非常廣泛。剪紙的內容很多,被賦予的含義也很廣泛,比如大家熟知的蝙蝠、鴛鴦、喜鵲代表著吉祥如意,而一些蓮花就寓意著多子多福。有些剪紙反映出強烈的地域文化特點,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陝西的粗樸的窗花,以及江蘇南通的秀麗美好的剪紙等。

3.皮影藝術。是我國民間一種流傳極為廣泛的文化娛樂形式,是一種以野獸的皮製成的人偶用燈光打亮登台表演的藝術形式。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活靈活現。表演內容多為一些民間傳說之類的故事,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中較為出名的是河南或者山西的皮影文化。

以上種種濃鬱的地域文化,都強烈地反映出我們國家各個地域的風土人情,其中的各種設計元素,對於我國的包裝設計的未來是很有建設性的。我國的設計師要努力把這些地域文化優勢轉化運用到包裝設計上去,真正地賦予土特產包裝設計精神內涵,才是我們設計師現在該做的。地方特產包裝設計就是地方特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保持產品本身的功能,又要以其別具一格的包裝形象來吸引消費者,從而產生一種超越特產本身的強大能量。隻要我們能先把地域文化作為包裝設計的基礎去認真看待,仔細了解產品的地方地域文化,把地域文化的特點歸納成圖案或者文字,並在此基礎上來做設計,一定能做出貼切的、符合大眾審美的優良包裝設計來。

二、特產包裝的材料運用

眾所周知,特產的包裝材料是有很多包裝材料種類的,有紙張、金屬、植物、塑料、玻璃等,不同的材料所包裝出來的特產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我們先來說一說結實、堅固的金屬類材料,其具有抗撞擊的特性。比如鋁皮、馬口鐵等材料,都是合適的地方土特產包裝材料。罐頭包裝、精致禮盒包裝等都有廣泛的運用,會讓特產包裝顯得結實耐用,如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喜愛使用一些金屬質感的禮盒來包裝他們的特產,美觀又不失神秘感。

除了上麵所說的金屬材料,自然不能忘了自然原生態的植物類材料。一些充滿自然感覺的土特產常常使用這一類包裝,顯得自然清新,返璞歸真。這類包裝不但能使產品本身突出其地域特點和文化背景,使得消費者對該產品產生強烈的興趣,同時又不違背當前崇尚低碳生活的發展趨勢。這種包裝創意理念在當今世界已十分盛行,尤其是日本表現尤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