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環藝專業景觀工程實習教學思考(1 / 2)

高校環藝專業景觀工程實習教學思考

學術論壇

作者:王安安

【內容摘要】景觀工程實習是環藝專業學生在校期間課堂理論知識與實踐的中間性教學環節,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基於鄭州大學建築學院環藝專業的實際情況,對景觀工程實習的教學目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做了總結,力求突出特色,並希望通過提出這一新的思考點,使教學更符合學生綜合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環藝專業 景觀 工程實習 教學

工程實習作為環藝專業學生在校期間課堂理論知識與實踐的中間性教學環節,曆來為教師和學生雙方所重視。由於各高校環藝專業的發展方向與具體課程設置並不相同,決定了工程實習的時間、目的、方式和內容都不盡相同。鄭州大學的環藝專業主要培養景觀方向的設計人才,相關工程實習開設於學生進入專業課程學習以前,經過了前三年的基礎課程學習與設計練習,學生已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本專業基礎知識並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工程實習也基於本校專業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具有自身的教學特色。

一、教學目的明晰化

課程的設置必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這不僅僅應反映於教學大綱的書麵內容中,更應貫徹於課程進程的始終。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是循序漸進地跟隨教師的進度了解課程的安排情況,對於教學目的直至課程結束也並不十分清楚,這並不利於學生對於其所學的多門課程進行綜合思考和對於本專業全方位快速地理解。鄭州大學環藝專業景觀工程實習近年來經曆了一係列的教學改革,教學目的定位於經過係統化的教學訓練,使學生逐步將學到的基礎理論知識融彙於實際的項目中去。通過實習,使理論與實踐知識相結合,為日後的專業課程學習奠定基礎。為了使學生從實習伊始就有一個對於課程準確的定位,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目的製定出具體的學習內容並寫入任務書,如“通過繪製一個小區景觀入口的設計草圖熟悉工程施工圖紙的繪製方法;調研一個小型城市公園的植物配置,認識多種本地植物的屬性”等,讓學生理解工程實習“是什麼”“為了什麼”以及“怎樣做”。

二、教學方式多樣化

具體到工程實習的教學方式,並不如課堂理論教學般固定,其靈活性是現今教學改革的重要方麵,亦是日後教師工作的努力方向。首先,教學方式可隨工程實習地點的變化而隨時發生轉變。在基地內,現場繪圖演示的方法可以使學生更快速地學習到計算機施工圖繪製技術;在工地施工現場,實景觀摩是具體感受設計效果的有效途徑,同時配合教師的現場講解,可以讓學生對於獲得的景觀視覺印象在第一時間轉化為專業知識;在較大型的現場,可以結合實際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學習,然後組織一次或幾次討論,使各個小組學到的知識通過交流得以共享;在植物園,學生可以通過親眼觀察、親手觸摸,甚至可以是動手栽種的方式直接認識植物種類,教師可以在不同季節分次指導學生認識並記錄植物的成長變化情況。這種直觀性是課堂理論教學不可比擬的。其次,教學方式對應工程實習基地內各個輔導人員的不同而各異。繪圖人員的現場操作、工地工人的經驗講解結合技術演示、基地負責人的綜合考察都是提高學生對於景觀設計實際動手和認識能力的最為有效的教學方式。綜合以上兩點,景觀工程實習應根據時間、地點、人員的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式。

三、教學內容係統化

如要確保實習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除了要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外,係統化教學內容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1.圖紙繪製與動手能力的提高

學生在到達各指定的實習基地後,需要一個適應期才能完全融入實習環境,這稱之為實習的前期階段。教師可安排學生跟隨繪圖技術人員,通過識圖和圖紙臨摹達到初步了解設計項目的目的。在前三年的基礎課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繪圖基礎技法,通過進入項目實際繪製圖紙,他們可以再次複習畫法幾何與建築製圖課程中的繪圖知識、課堂理論教學強調製圖的方法,而工程實習中圖紙的繪製除了技法以外,更側重於對設計細節的表達與實現,由簡入深,可先布置如花壇平麵圖、入口造型方案的任務,慢慢深入到節點圖、剖麵圖,再由圖紙到現場,學生通過觀察施工情況,返回到圖紙的修改與進一步深化階段,綜合運用各種繪圖方法,實現施工圖紙的完善表達,並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思維與設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