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油畫實訓中傳統技法與綜合表現技法的體驗(2 / 2)

油畫的用油很重要,畫具材料店有調色油、快幹油、上光油、鬆節油等。調色油是稀釋顏料增加亮度用,快幹油是讓顏料的油質揮發更快、更易幹,上光油是作品完成後增加畫麵的光澤和保護畫麵用的,鬆節油是一種稀釋劑和揮發劑,也讓畫麵幹得更快。在油畫的作畫過程中,應遵循“肥、蓋、瘦”的原則,即作畫時用油逐漸增多,這就是始終應遵循的用油原則。在綜合表現技法中同樣應遵循這個用油用色的原則,否則畫麵會出現龜裂、脫落和吸油現象。

(三)作色步驟與罩染

傳統油畫的製作技法很多,比較強調製作過程,無論哪種畫法,對素描功底特別是明暗關係的處理能力要求較高。作色時,按步驟嚴格依據亮部畫厚、暗部畫薄的原則,待上一層顏色幹後才能再畫第二層、第三層,逐步把對象塑造得更精細更完整,在製作過程中嚴格控製每一層顏色的含油指數和用油量的多,遵循“肥、蓋、廋”的原則,即用油量逐漸增多。

罩染是傳統油畫技法中常用的製作技巧,應在製作的底層顏色完全幹透後進行。罩染可調整畫麵的色彩,增強畫麵的色彩對比和明暗關係。罩染後也可依據形象刻畫的需要,進一步深入刻畫,使之達到更準確、細膩、完美的精細效果。刻畫完一次後,應等其幹透再罩染、刻畫,數次重複,以達到滿意的效果。罩染的方法是用極少的透明顏色加調色油、鬆節油稀釋後薄薄地刷在畫麵需要調整色彩的部位。罩染同樣應遵循“肥、蓋、廋”的原則。

二、綜合表現技法的體驗

綜合表現技法的體驗是在完成傳統油畫技法體驗後的另一單元實訓,通過前期傳統油畫技法的體驗,激發了學生對傳統技法運用的興趣,增強了學生掌握傳統技法和製作原則的理解運用,明白了遵循“肥、蓋、瘦”原則的作用,這有利於學生今後依據自身個性特點拓展藝術道路和綜合表現技法體驗的實施。

(一)直接畫法

直接畫法在色彩畫訓練中接觸很多,隻是油畫的工具材料改變了,用油用色發生了變化,同傳統油畫技法一樣要遵循一些規律和“肥、蓋、廋”原則。技法上更多的是尋求用筆的筆觸、用刀的刀法等產生的肌理美感。直接畫法是近現代油畫家廣泛采用的極富表現力的表現技法,它用筆更加自由,技法更加多變,更能充分發揮油畫的色彩表現力。還可用刀、手指或其他可利用的特殊工具直接用顏料於各種畫布上或其他材質的畫底材料上,可主觀創意地表現物象的色彩和素描關係,也可抽象誇張地表達作者的藝術觀念。作品可一次性表現完成,也可多次重複完成。既可畫出比較嚴謹的寫實作品,又可表現誇張變形的觀念性作品。既可將筆觸、色彩、形象銜接得天衣無縫,達到完美精細的藝術效果,又可運用顏色的重疊、並置在畫布上反複刻畫,達到對比強烈、極具視覺衝擊的色彩效果。

(二)綜合材料的運用

綜合材料運用很廣泛,其目的是通過這個環節去體驗、研究新的媒介,尋求表現手法的多樣性,在體驗中積累經驗,提高審美能力和油畫的表現能力。可嚐試不同材質、不同肌理感的材料作油畫的畫底布,也可嚐試用不同的媒介劑,利用顏色的厚薄、用筆的筆觸、用畫刀的刀法去尋求畫麵肌理的美感、視覺的美感。也可通過不同材質材料的粘貼,適當運用油畫顏色塑造表達一定的藝術觀念,尋求一種更新的視覺效果。這些表現形式在當代表現性藝術作品中,不難看到在媒介、材質、材料、肌理方麵的探尋和創新,獲得較好的視覺效果和審美效果。這種體驗更有利於學生今後依據自身個性特征拓展自己的藝術道路。

總之,油畫的傳統技法和綜合表現技法的體驗,在油畫基礎訓練中缺一不可,相互補充。在實訓中去尋求油畫的理論和製作技法的根基,在實訓中去拓展創新的表現手法,才有利於不同個性學生追求藝術發展的需求,從而更好地表現自己的藝術觀念,這樣的藝術作品才會有根基,才更具藝術價值。

(注:本文為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成果之一,項目編號)

參考文獻:

[1]高文,等.大英視覺藝術百科全書(中文版):1—10冊[M].中國台灣大英百科有限公司,1988.

[2]魏捍紅.設計造型基礎[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3]大衛·史密森.古典繪畫材料與技法[Z].1996.

作者單位:重慶第二師範學院美術係

(責任編輯:曹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