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動畫專業基礎教學創新能力培養模式(3 / 3)

因此,在動畫專業基礎造型的學習中,課堂教學應大量開設速寫課程和必要的默寫課程。在速寫課程中,除了設置靜態速寫,還有動態速寫,有條件的學院可以聘請舞蹈專業的學生展示舞蹈動作和形體動態,這要求學生能敏銳地抓住對象的大透視、大結構和形體特點、動態特點作簡潔概括的藝術處理,生動真實的藝術形象有利於喚起學生的動態造型意識。在默寫過程中,能強化學生的形象記憶力,加深形體的理解力,培養準確的表現力,在形體關係的塑造中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藝術創造性,樹立畫麵的整體意識,通過這種交叉綜合的學習方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態造型思維能力。

4.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動畫專業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大部分學生在學習動畫基礎課程時,仍按照一般造型基礎課程學習,采取按部就班、依葫蘆畫瓢的繪畫方式,與真正的動畫設計聯係很少,這就造成學生當前的基礎學習與今後的動畫創作嚴重脫軌的現象,等到高年級再去進行動畫設計時,往往覺得力不從心,時間上也不夠用,手頭功夫不紮實,隨之而來會出現更多問題,甚至影響將來的就業情況。

因此,動畫專業基礎課程的開辦應根據實際情況,將更多的教學、實踐活動與動畫創作、動畫市場接軌,一方麵可以讓學生經常參觀高年級的動畫創作,培養學生在低年級的基礎學習中就有動畫設計創作意識,帶著明確的目標訓練,可以有的放矢,讓學生具有較強的實際製作能力;另一方麵,可以與動畫、影視製作機構聯合,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組織學生參與簡單的創作,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和掌握理論知識,有機會參與動畫創作,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從而提升實踐動手能力,同時以實踐創作經驗指導動畫專業的學習,檢驗學生平時所學知識,使專業學習同動畫市場、動畫產業接軌,實現學生、學校、企業三方共贏的局麵。

綜上所述,我國動畫專業要根據現有的國情和民族特點來發展動畫專業的基礎教學,明確培養目標,走適合中國教育的教學路子,用創新思維教學模式指導教學實踐,使動畫基礎教學更加符合動畫創作和動畫產業的需求,讓學生在一個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動畫的設計與創作,為中國動畫能夠早日走上國際舞台做出不懈努力。

(注:本文為2011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科研項目,項目批準號:2011B142)

參考文獻:

[1]高瓔瓔.中國動漫業嚐到了苦果[C].經濟參考報,2004.

[2]孫珊珊,雷珺麟.高校動畫人才培養與教學模式探究[J].美術大觀,2007(2).

[3]吳冠英.動畫美術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闕海寶,王衝.獨立學院定位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6).

[5]王文傑.文化領域內中國美術電影的衰微[J].藝術百家,2005(1).

[6]趙楓,蘇惠香.我國數字動畫產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情報,2002.

[7]熊陽春.對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冷思考[J].知識經濟,2007.

[8]王紅亮.試論高校動畫教育發展問題[J].石家莊聯合技術職業學院學術研究,2006(4).

[9]朱方盛.動漫教學之我見[J].中國動畫,2006(6).

[10]曹鈺,沈浩,米高峰.尋找動畫專業的教學之路[J].中國動畫,2006(6).

作者單位:湯晶晶,武昌理工學院藝術學院

李亞林,武漢紡織大學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