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辦法
這一課程的考核方式應該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一定調整,以前可能隻是單純地出試卷,逼著學生去背一些概念。也有的考核方式是布置學生寫一篇命題論文,有的學生認真準備了,也有學生到網上下載文章去充數,這些考核方式都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為此,筆者對這門課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績評定辦法進行了調整。首先,讓學生自選一首自己家鄉的民歌進行演唱或者演奏一首代表當地特色的民族器樂作品,讓他們從自己家鄉的傳統音樂文化關注起,進而關注其他地區的民族民間音樂;然後,由教師自己準備一些抽簽用的小條子,讓學生依次抽簽,抽唱課堂上教唱過的各地民歌、地方戲曲等;最後布置論文寫作,引導他們對一些專門的課題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讓他們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在成績評定的分配上,建議學生自選一首自己家鄉的民歌進行演唱或者演奏一首民族器樂作品占總成績的30%,抽唱課堂上教唱的民歌、戲曲等占總成績的30%,論文寫作占總成績的40%。
“民族民間音樂”的課程改革針對的是高等學校的大學生,此課程是他們的選修課程,通過上述一係列的教學改革,筆者期望逐漸改變目前較為單一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獨立思考與學習能力,開闊學生學習視野,由被動填鴨式的學習轉變為主動性、創造性、層層深入的研討式的學習,讓當代年輕人重新審視民族音樂,建立多元化的音樂文化觀。
結語
從整個高校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來看,支持高校教師的教學改革,發揚各大高校的辦學特色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在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中,高校教師一定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科學教育觀,麵向課堂上所有的學生,隨時注意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效果,而在自己的教學中,除了課下充分備課、課上認真教學外,還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教學檔案,這個教學檔案應該將不同時期、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歸檔,最好能夠將平時布置學生討論的一些課題筆記按照不同的學期收集起來,並將自己的教學心得和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改革方法進行歸檔,整理教學筆記,以便對這門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積累一些實證,將高校的教學改革工作落實到位。此外,還要關注其他高校教師的教學改革實施情況,掌握相關信息,並根據實際的情況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改革方案,科學合理地推進課程的教學改革,保證自己所授課程的教學質量,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同時,通過教學改革,也讓學生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提高他們的實踐創新能力,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推進高校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播。多年以來,盡管民族音樂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心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長足發展,吸引了大批熱愛傳統文化的群眾,在社會上掀起了民樂熱,但對於民樂與高校教學改革建設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如何傳承民族民間音樂,推進高校教學改革,如何合理地看待民樂與高校教學改革建設的構建關係,讓其更好地合理並存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這需要更多關心高等教育的學者投入到對此類課題的研究中,進而推進我國高等教育的良性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好的能夠適應新時期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軼.把握藝術實踐課程教學在高等音樂教育育人體係中的重要作用[J].科教文彙,2010(11).
[2]金兆鈞.光天化日下的流行——親曆中國流行音樂[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3]周青青.中國民間音樂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4]魏軍.淺談綜合性大學音樂教育專業《民族民間音樂概論》課程之教學改革[J].讀與寫,2008(10).
[5]魏軍.淺談綜合性大學音樂教育專業《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之教學改革[J].時代教育,2008(8).
作者單位:江漢大學音樂係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