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現(3 / 3)

二、情感表現與歌唱技巧的統一性

1.歌唱技術是基礎

聲樂演唱是歌者用歌聲與聽眾進行心靈溝通的情感藝術。對於聲樂演唱來說,聲音技巧是歌唱的基礎,是表達作品情感的先決條件。戲諺中的“無技不驚人”講的就是歌者若沒有精湛的技術,就不能給聽眾以美的驚奇感。有的演唱者雖然對詞曲的寓意理解深刻,卻不能用歌聲來表現,總感到力不從心,這就是缺乏過硬的演唱技術所致。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歌唱者,必須經過一定程度的專業訓練,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擴展音域、改善音色,使嗓音藝術化,在演唱中不去想音域、音色、吐詞、咬字的問題,歌唱技術對於歌唱的情感、情緒的表現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2.情感表現是目的

聲樂表演藝術是情感的藝術,情感表現是聲樂表演藝術的靈魂。因此,在聲樂表演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發聲技巧的發揮,更不能忽視情感表現這一重要環節。訓練聲音就是為了讓歌者掌握科學的發聲技術,而掌握了科學的發聲技術就是為了表現歌曲的思想情感。“有情氣暢聲則順,無情氣短聲則單”,作為一名歌者,學會用情歌唱,有“情”才能扣人心弦,情“真”才能意深,有“情”聲音技巧才能有的放矢。古代唱論《樂府傳曲情》中有雲“唱曲之法,不但聲之宜講,而得曲之情為尤重”,說的就是歌唱若沒有情感,即使技術發揮再好,而與詞曲相悖,不但不能打動人,反而聆聽著索然無味。 可見,聲音是為情感服務的,沒有情感的演唱,再美麗的聲音也是空洞的。當演唱者掌握了歌唱技巧後,再加上對歌曲情感的理解與把握,演唱時會呈現出令人驚歎的表演效果,這樣才能帶給聽眾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從而達到音樂的審美藝術功能。

3.情感表現與歌唱技術相輔相成

情感表現是歌曲藝術的靈魂,但歌唱的技術卻是表達情感不可或缺的基礎。歌唱若隻有感情沒有方法,就會缺乏藝術感染力。所謂技術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技術的延伸。著名鋼琴家霍夫曼說,“藝術上的自由,需要有充分地運用技巧的能力。歌唱技術掌握得越純熟,表現手法越多,在演唱中就越能根據情感表現的需要來運用相應的技術手段”。藝術是以情感交流為目的的,情感表現是聲樂藝術的生命,是聲樂藝術的靈魂,是歌聲和音符存在的目的。聲音和情感作為聲樂藝術密不可分的兩個要素相輔相成、相互依存。

綜上所述,情感表現是歌曲演唱成功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是歌唱的靈魂所在。“以情帶聲”“聲情並茂”強調的就是一個“情”字。歌者隻有深入研究和理解作品內涵,投入情感,運用嫻熟的發聲技巧及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揭示作品主題,再現作品情感,才能為聽眾塑造出感人的藝術形象,使聽眾得到美的藝術享受。

參考文獻:

[1]程一民.淺談歌唱藝術的二度創作[J].劇作家,2006(1).

[2]肖複興.音樂筆記[M].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

[3]趙世蘭.聲樂表演藝術的幾個理論問題[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5(4).

[4]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北京:華樂出版社,2003.

[5]應尚能.以字行腔[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新疆昌吉學院音樂係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