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和教官組對抗訓練,由於手槍被槍套的扣子卡死了,沒有及時出槍,被教官打了好幾槍。對我的觸動很大,這要是實戰,那就意味著死亡,還怎麼去完成任務,去保障人質的安全。前思後想,就決定練習出槍速度,沒想到這每天1000多次的掏槍、上膛、擊發訓練,在日後的實戰中真的派上了大用場。
剛開始,怎麼快也都得十秒鍾,後來我就開始琢磨,要想讓掏槍速度快,必須對槍的位置有所條件反射,而且保險打開、子彈上膛必須在掏槍出槍的一瞬間完成,當槍口完全向前時,這些動作必須完成,而射擊速度則來源於無瞄準擊發,也就是槍感,如果還需要瞄準的話,掏槍速度再快也無濟於事。
從此我就多了一項任務,沒事兒我就練掏槍速度,在手槍射擊訓練時就刻意不瞄準擊發,要麼說好的槍手都是子彈喂出來的,一點兒也沒有錯。由於我的專項是狙擊,對射擊技術的要求比其他人要高,必須做到槍響目標倒地,自然隊長作為射擊教官也樂見我給自己加小操,而且在彈藥配給上也給了很多的傾斜。每次手槍訓練,我都會領十幾盒子彈,每天四五百發的彈藥消耗,讓隊長看了都有些恐懼。他不是怕彈藥消耗太多,而是怕我受不了。
確實每天如此下來,手腕疼的厲害,我的左手食指,多次被複進機夾傷,烏黑的鮮血都會被灌到槍膛裏,現在的食指上全是疤痕,當時每次到衛生員那兒去包紮,都說你怎麼又來了,在他們看來我這種自虐的行為,實在不可理喻,但與生命相比這也就沒什麼了。
隊長說喜歡我們這六個人,是因為我們都特別自動自發,訓練都是為自己訓練,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能留下來的原因。他說被動的訓練,訓練的水平再好也隻是個傻子,隻有自動自發的士兵,才會是戰爭之王。淘汰掉的那些,都把教官的話當做聖經,他們是很聽話,卻沒有創造性,自然不能適應特種作戰的要求。
說的都很在理,但對於還沒有參加實戰的我們來說,這些話並沒有起多大的作用,似乎離我們很遠。要麼說人都是這樣的,不見棺材不掉淚,隊長是用自己生命換來的經驗教訓來告誡我們,但我們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回報別人的嘔心瀝血,隻有自己碰了釘子,才知道這些話是那麼的珍貴。
我的專業除了指揮,就是射擊。指揮是鍛煉一個人的領導才能,培養做決策的能力,是戰爭中的靈魂,但靈魂也必須要依托武器來實施價值。而我們手裏最重要的就是槍。思想消滅不了敵人,而槍可以,但槍如果沒有思想的指揮,也就失去了價值,形同燒火棍。
後期的訓練,我接觸了各種各樣的槍支,教官說有些槍他們都沒有見過,就是為了這次特種訓練才由總部調來。看來我是幸運的,隻不過我當時不懂得珍惜這種機會。好多槍,我都不知道叫什麼名字,估計連今天那些資深的軍迷都比我知道得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