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佑伐徐州 劉禹錫獻策入城(2 / 2)

泗州刺史張伾還沒有弄清楚張愔騎兵的動向,就聽大帳外麵火光四起,一隊騎兵如入無人之境,把個中軍大營攪得翻天覆地,張伾在護衛的掩護下,倉皇逃離,大敗而還。埇橋之圍遂解。

討伐徐州亂軍的戰局進展很不順利,杜佑心神不寧,臉色蒼白,神情陰森。

劉禹錫也是因為戰事稍稀,冷靜下來思考孟準、張伾失利的原因。

劉禹錫對徐州的地理環境情況還是比較熟悉的。通過兩次與張愔徐州軍隊的交鋒,已經可以明確看出張愔已經把徐州防範的重點放在了埇橋一線,而精銳之師——騎兵皆是這些年來利用馬球賽訓練出來的馬球手,這些人勇猛無比,奔襲能力強,容易襲擊主帥陣營,一旦主帥失利,整個部隊也就失去了指揮,不戰而潰。

如今淮南軍隊和泗州節度使張伾的力量基本同在一條戰線上,且又彼此不好照應,各自為戰,這是兵家大忌。至於張愔,之所以敢大膽突襲張伾在埇橋外圍的中軍大營並焚燒蘄縣官軍所屯糧草,就是考慮徐州城方麵後顧無憂。

劉禹錫向杜佑建議:“如今張愔的主要精力是放在防守上,無心向外擴張,如果讓泗州節度使張伾繼續牽製埇橋方麵,徐州必然動用主力抵抗防守,我們則可悄悄向徐州西北方向運作軍隊,將戰場轉向徐州後方,那時形成東南、西北夾擊之勢,戰線拉開,張愔定然無法兩頭顧及,那時,任何一處進擊徐州,都會形成徐州城被困的局勢,畢竟我軍力量大於徐州亂軍人數,使其首尾自顧不暇,亂軍必破也。”

杜佑恍然大悟道:“對,不與亂軍正麵交鋒,使精銳之師從徐州西部北進,繞至黃河沿岸,突然東進,直指彭城後方,端掉張愔的老窩!”

杜佑派人聯絡泗州節度使張伾,重整旗鼓,拉出繼續進攻埇橋的架勢,又命一名牙將接替孟準,繼續襲擾淮水一線,暗地裏,杜佑則避開徐州西線防禦,親率大軍北進。

張愔見埇橋一戰,傷了泗州節度使張伾的元氣,雖然張伾仍在虛張聲勢,卻無進攻跡象,便命精銳之師撤回,另增派步軍防守。淮水一線杜佑手下並無大將,便將吳蛤蟆從淮水召回,派另一名徐州軍吏前去防守,由吳蛤蟆率領精銳騎兵在徐州城機動待命,防止杜佑北進大軍從徐州西部淮北方向進犯。

杜佑北進大軍在淮北一線果然留下零星部隊以作東進之態,而精銳主力避開前線,仍在迅速北進至黃河岸邊碭山境內。

劉禹錫連忙向杜佑獻策:“此時如果我們轉向徐州奔馳,想那張愔必然在徐州以西設有防範。我軍暫時駐紮碭山,隻需派一支隊伍跨過黃河,突襲豐縣境內,徐州離豐縣尚遠,防守薄弱,張愔必然調西部守軍增援,那時我們再沿黃河南岸奔襲徐州西部,攻占九裏山一帶,將張愔援軍兩麵夾擊,同時號令淮水、埇橋方麵加緊攻勢,張愔必敗退徐州城內,然後伺機將張愔圍困徐州城內,亂軍可破。”

杜佑覺得這是一個聲東擊西的好辦法,遂道:“夢得所言極是,就按你的策劃進行,將張愔南北分心,假如有一處隊伍逼近徐州,他張愔隻能死守徐州,那時便可圍困徐州城,大局可定。”

計策既定,杜佑安排主力部隊駐紮碭山觀望徐州動向,隻派孟準帶領一支人馬連夜跨過黃河,向豐縣進發。又派出飛馬通知淮水、埇橋兩處佯攻不斷。

劉禹錫向杜佑請求親赴徐州城內,了解徐州城內軍情,借機說服張愔停止叛亂。

孟準帶領一支人馬連夜跨過黃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擊豐縣城,接著攻下沛城,徐州北大門被掌控。

與此同時,劉禹錫悄悄混入徐州城內。他不便先去見張愔,卻奔燕子樓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