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古寶疑蹤 第六章 五百多年前的故事(2 / 2)

人的性格是左右命運的舵盤,我的性格如此,注定要遭遇許多詭異離奇的故事,而這便是我所追求的冒險精神。

話不繁敘,隻說我洗完澡,出來發現老人不見了,還以為他不辭而別,追到旅館大門外,看見他正在二樓的一個公共陽台上舉目遠眺,旅館在海邊,他眺望的正是海的方向,我喚了他一聲,他示意讓我回房間,自己也轉身走回去。

回到房裏,他已經在一張藤椅上安然就坐,雙眼微閉,雙眉輕鎖,我心裏早就存有疑問,便直言問道:“那月杵究竟什麼來曆,能否告知?”

他睜開眼望著我,說:“此事與你無關,還是不知道的好,倒不是有意瞞你什麼,你一旦知道的太多,恐怕也會遭來很大的麻煩。”

我冷冷一笑:“看出來了,那東西給你們爺孫倆帶來了可不止是一點麻煩,連生命都有危險,你還是告訴我吧,看看我能幫上你們什麼?”

老人歎了一口氣,似有許多話,不知從何說起,他無語半晌,默默在整理思緒,過一會才說:“從你的身手便能看出並非普通人,難道這是天命,注定此次劫難有貴人相助方能平安度過。”

什麼天命,什麼貴人,難道是在說我嗎,他怎麼扯一些令人聽不懂的話,老人站了起來,在房間裏踱起步,走著走著,忽然轉身對我說:“好吧,我現在就告訴你關於月杵的故事,你要聽好了。”

接下來便是長達半小時的敘述時間,半小時後,我仍然對他的話將信將疑,因為他說的故事太傳奇,太怪異,以至於令我一時無法判斷是他編撰的還是確有其事,話不多說,先把老人的話轉述如下。

他是從一個年代相當久遠的故事開始講起的,故事的本身要追溯到明朝永樂年間,鄭和第二次下西洋的時候。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此行鄭和船隊一路順風順水,最遠到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岸,所到之處,布施娟緞,香料,瓷器品,和當地民眾友好往來,宣揚並展示了帝國的強盛和富庶。

1409年夏,船隊啟程回國,那一天,陽光明媚,風平浪靜,海況非常好,一百多艘船浩浩蕩蕩,在印度洋海麵上全速前進,誰也想不到這樣的天氣會突然急轉直下,不到半個時辰,海上風雲突變,狂風驟起,白浪翻湧,黑雲欲摧。

因為變化來的太快,船隻都未適時收起桅帆,加上風速又急,所有船隻頃刻間便被打亂了隊形,這場極端詭異的局部天氣變化持續了幾個時辰,也就是超過六個小時以上,到了下午大概四五點的光景,黑雲忽然盡數散去,夕陽普照,海麵波光粼粼,微風輕拂,仿佛之前經曆的狂風暴雨隻是一場噩夢。

後來清點船數的時候,發現有十艘船在惡劣氣象變化中被衝散了,由於每隻船上都有航海經驗豐富的領航員,大部隊相信他們能找到回家的路,就沒有在茫茫的海上進行搜尋。

失蹤的十艘船有倆艘馬船,三艘糧船,三艘戰船和倆艘水船,其中一艘馬船上便有當時的兵部左侍郎劉長水,他發現他們已經和大部隊失去聯係,根據剛才狂風襲來的方向,推斷他們的船一定被吹往南邊,劉長樂是失蹤船隻中官銜最高的,便當起了這一小船隊的指揮官,指揮船隻盡快向大部隊靠攏。

小船隊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了幾天,依然沒追上大部隊的尾巴,劉長水急了,吩咐所有船隻全速前進,又再過了幾天,依然如此,這時有舵工來報來報,說是不知何故,穿上的指南盤皆飄忽不定,難以確認方位。

劉長水跟到舵室,發現果然如此,此時,班工再來報,說在前方發現陸地,劉長水大喜,照他之前確定的方位,應該能航行到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說不定大部隊就在前方岸上等候,於是便下令靠岸停船。

可是劉長水想錯了,他們並非到了蘇門答臘,而是一個麵積猶如我國海南島一半大小的島國——貢滿,這個島國在史書上幾乎都沒有記載,除了千百年前從唐朝而來的兩次大規模人口遷移外,幾乎沒有人踏足從十六世紀後它就消失了,一次強烈的海底版塊推移,讓它從海麵瞬間沉入海底,五百年來還沒有人發現它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