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點,對很多青年人來說可能是夜生活剛剛開始,泡吧、唱卡拉OK、上網聊天灌水、看DVD光盤,當然,也可能是在熬夜加班……早早睡覺,豈不可惜?然而他們不知道,這些行為習慣可能會引起失眠,讓自己不知不覺中陷入失眠的痛苦狀態。
1.經常熬夜
我們也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曆:為了應付一場考試或一項重要的工作需要盡快完成,常常會加班加點,挑燈夜戰,一直熬到深夜。短時間的熬夜,隻要進行適當的休息睡眠就可以很快恢複,對身體沒有什麼大的影響。但是,如果長期熬夜,而白天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就很容易引起全身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情緒不穩,即使能勉強堅持工作學習,效率也不會太高。久而久之,還可能影響正常的睡眠,以後即使不熬夜也睡不著,變成該睡時無法睡。另外,腦電圖的研究也發現,連續熬夜後人的睡眠模式會發生改變:快相睡眠的次數增加且時間延長,使快相睡眠時間占睡眠總時間的比例顯著增加,由原來的20%左右增加到40%以上。由於快相睡眠與夢有關,因此經常熬夜的人經常會覺得整夜都在做夢。
由此可見,經常熬夜是要不得的。其實,與其熬到深夜,倒不如晚上早點睡,第二天早點起床,這樣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去工作,效率也會更高。
2.喝刺激性飲料
所謂刺激性飲料,主要指對大腦有興奮作用的飲料,如茶、咖啡、可樂等,這些飲料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種大腦興奮劑,能讓大腦興奮,使人提高注意力,增強記憶,工作效率提高。但若大量服用,肯定會使大腦過度興奮引起失眠,讓人出現疲乏無力、腦力遲鈍、記憶力差、頭痛頭暈等症狀。
3.吸煙
香煙中含有危害人體健康的尼古丁,但許多人都無法抵擋香煙的誘惑。研究人員發現,低濃度的尼古丁有輕度的鎮靜和放鬆作用,而高濃度的尼古丁則有類似於咖啡因的興奮作用,會增加腎上腺激素的分泌,刺激“覺醒中樞”,使人難以入睡,夜間易醒。
有人做過研究,發現吸煙者晚上從上床到入睡的時間比不吸煙者長18.8分鍾。而在戒煙5天後,夜間覺醒時間平均縮短45.6分鍾。由此可以看出,吸煙確實會導致失眠。
此外,由於煙對呼吸道有刺激性作用,因此長期吸煙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病的發病率明顯增加。這些病的特點就是咳嗽、咳痰,尤其在夜間更會加重,這也會嚴重影響睡眠。
4.嗜酒
一般來說,少量飲酒能達到一定的催眠作用,因為少量的酒對大腦皮質起輕度麻醉作用,能使人暫時忘掉一切煩惱,全身鬆弛,改善血液循環,讓手足溫暖。在這種狀態下,人很容易入睡。
但是,有人因此就認為酒是最好的催眠藥物,以致將酒當作催眠劑來喝,就是錯誤的做法了。因為飲酒後引起的這種催眠效應持續時間很短暫,通常隻有3~4個小時。等催眠效應消失後,就會出現反彈性失眠或噩夢頻頻,同時還可能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交感神經興奮的不適症狀。更為嚴重的是,長期飲酒的人為追求催眠效果,會逐漸加大飲酒量,甚至接近酒精麻醉量,有時可能造成意外死亡。特別是服用了安定類藥物時,再加上醉酒容易發生猝死。而且,嗜酒的人對酒精發生依賴現象後,一旦停止喝酒,反而更容易產生焦慮不安、震顫、抽搐及睡眠障礙等戒斷症狀。
另外,長期飲酒還會造成腦內神經細胞損害,導致慢性失眠;加上酒精容易損害肝髒,最後可能導致肝硬化,這些也都會使睡眠惡化。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用多導睡眠圖對飲酒者的睡眠進行研究,結果證實:長期飲酒的人停止飲酒後,會出現快波睡眠反彈性增加,而慢波睡眠(深睡眠)持續減少,患者多表現為入睡困難、易醒,感覺睡眠不足。這種症狀在有些人中可長期存在,成為慢性失眠者,所以少喝酒才是防治失眠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