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青少年的同伴教育(2 / 3)

17.6同伴教育的適用環境和條件

1.同伴教育的適用環境

同伴教育可應用於各種環境,應用環境的選擇依賴於特定的教育對象。其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教育環境;

(1)在學校或教育活動中心進行的同伴教育,包括中小學、大學、青年活動中心。國內的同伴教育項目大多在學校內開展,中小學、大學、青年活動中心等適合於青少年的教育。

(2)在社區,則適合教育某些危險人群,例如,在男同性戀者集聚的酒吧進行男同性戀者HIV的預防知識教育。

(3)在某些特殊場所開展,如在建築工地對流動人口和在娛樂場所對服務小姐的艾滋病預防教育。

2.同伴教育的適用條件

(1)有明確的項目目標生殖健康領域需要討論和學習的話題很多,青少年生殖健康同伴教育每次活動應有其明確的目標,在具體目標中包含5W1H,即目標所針對的問題和性質(what),目標人群(whom),行動的領導者、操作者和實施者(who),目標人群所分布的地區(where),完成活動的期限(when),數量和質量的標準(how many,how much)。明確的目標,給項目活動的計劃和項目結束時的評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青少年群體負責人和家長的支持青少年生殖健康同伴教育活動能否順利、如期舉行,與家長、學校教師、企業領導、社區負責人支持與否有很大關係。張耀等對青少年同伴教育項目中對家長、學校教師等人的小組訪談結果顯示,有一半以上的家長對這項活動十分賞識。但是也有一些家長持相反態度,認為這是耽誤學業(工作),會引導青少年性開放等。在昆山外企項目中,我們選取了兩個企業作為實驗組,其中捷安特集團由於工會主席十分支持和讚同這項活動,並把它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契機,項目實施的順利程度、青年的參與熱情都明顯好於另外一企業。

(3)足夠的項目時間由於大部分青少年還處於學習求知階段或者是處於事業的起步階段,時間非常緊張。而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內容很多,不可能隻通過一兩次的項目活動就可以完成。另一方麵,健康教育項目相對於其他項目來講,見效較慢,尤其是對態度、行為的改變,疾病的發病率降低則需要更長時間。因此,青少年生殖健康同伴教育需要一定的活動周期,幹預時間過短,幹預可能會不全麵、不係統,更不利於效果的評價。目前國內已經進行的項目一般為3個月到1年。從結果看,對青少年生殖健康相關知識、態度的改變較為顯著,但對於最為關鍵的行為改變鮮有研究和報道。

(4)一定的人、財、物力的保障青少年生殖健康同伴教育項目開展過程中,必須有專業的健康教育老師對同伴教育者的生殖健康知識和培訓技巧加以培訓;要有項目目標人群的領導參與管理和組織工作。在經費上,需要一定的培訓費、交通費、結果評估調查費等。在物資上,需要配以一定的教學設備和教育場所等。

(5)合格的同伴教育者這是同伴教育條件中最重要的一條。同伴教育者是生殖健康信息的傳播者,是目標人群的“老師”。作為同伴教育者應該有責任心、自信心,有熱情為同伴服務的精神,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同時要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流技巧。同伴教育者還應該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和權威性,有堅強的毅力和戰勝困難的勇氣,能在不規律的時間下工作等。項目之初,應根據以上要求,尋找與挑選出足夠數量(一般1個同伴教育者負責10~20名被教育者)的同伴教育者,並對他們進行正規的培訓。

17.7同伴教育中的注意事項

(1)同伴教育者的選擇要適當選擇在同伴中有一定號召力及組織能力的學生,在所傳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方麵,與大多數人處於相同水平的人。

(2)注意信息傳播的正確性要有相應的材料(書籍、圖片、影視作品等)充實傳播內容,確保內容的正確性和及時性。

(3)注重傳播方式的有效性傳播方式以同伴喜聞樂見、樂於接受的形式為宜,而且這些形式應具有一定的鼓動性和感染力。

17.8我國現階段開展同伴教育的相關情況

1.針對中小學生的同伴教育

中小學是身體發育和性教育的關鍵時期。美國一些專家認為開展性教育,初中階段是一個成功的、最好的開端。美國93%的公立學校中,教授7~12年級的生物老師以相同形式提供性教育或艾滋病教育。45個州要求或鼓勵在公立學校中講授性教育,在10大學校行政區中有9個支持性教育。在性教育中,為了讓他們接受更具吸引力、親和力更強、更易接受、效果更好的教育形式,同伴教育是極好的性教育方式,它有助於減少青少年危險性行為。研究顯示,那些認為他們的同伴使用安全套與那些認為他們的同伴不使用安全套的青少年相比,前者在發生性行為時使用安全套的人數是後者的兩倍。在加納(Ghana)和尼日利亞(Nigeria)的學校及校外實施同伴教育課程後,發現同伴教育顯著增加了在校青年人安全套的使用,使用現代的避孕方法的青年人的比例顯著增加,從47%增加到56%。上海市某中學初一年級某班共34位同學,男、女生各17人,將男、女生各隨機分為2組,每組8或9人,共計4組。2組男生隨機確定為本班同學作為同伴教育者組和對照組,2組女生隨機確定為本班同學作為同伴教育者組和為外班同學作為同伴教育者組。培訓同伴教育者3名(本班男女生各1名,外班女生1名),進行同性教育,分別承擔2組女生和1組男生的同伴教育,另一組男生作為對照。在教育現場,學生表現出了很高的參與熱情,一改課堂、講座等教育形式的沉悶和單調,學生暢所欲言,提出了一些羞於對老師或家長講的敏感問題以及攸關切身的問題,對一些焦點問題也進行了積極的討論。受教學生反映與傳統的老師講課方式相比,他們更喜歡同伴教育,因為這與自己很貼近,感到很親切、友好,在談論青春期話題時感到很自然、隨意,不必有很多忌諱。來自外班的女同伴教育者,還強烈要求找機會對其他班同學做教育。

2.同伴教育在大學校園性教育中的應用

澳大利亞經驗證實,由高年級醫學生向低年級大學生傳播安全性行為知識和技能,可有效地增強大學生預防艾滋病/性傳播疾病的意識和能力。我國幾所大學相繼開展了針對大學生的同伴教育,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讓大學生認識到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例如在北京市的某所大學的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同學之間進行的同伴教育後,同學們對艾滋病和性病有了正確的認識。大學生的生殖避孕知識、AIDS/STDs知識知曉率均增加,對AIDS的傳播途徑(血液、性、垂直傳播)知曉率亦均較高;對AIDS的非傳播途徑的知曉率較低,對感染STDs者同情的比例、不回避AIDS者的比例明顯提高;同伴教育對提高大學生防治AIDS/STDS的認識水平效果顯著,對大學生防治艾滋病也具有一定推動作用,因此,在大學校園開展有組織、有計劃的同伴教育是大學生防治艾滋病及性病的有效措施。

17.9同伴教育的具體實施方法

1.同伴教育內容的選擇

以中國性學會主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讀本》(初中冊)為基礎,參考有關專家和教師的意見確定。包括男、女生殖係統及保健,懷孕、月經形成及避孕,男性遺精及保健,女性月經及保健,科學地對待性衝動和手淫,青春期性心理的變化及如何處理與異性的關係等。

2.同伴教育者的選拔與培訓

同伴教育者應該具有以下素質:

(1)自願即教育者主觀方麵願意向周邊的夥伴宣傳性教育,並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自願是同伴教育者被選拔的前提,不願意接受工作的學生即使再優秀也無法將這份工作做好。

(2)積極、熱情無論在何時何地,也無論遇到怎樣的教育對象,都要積極、熱情地麵對,讓受教育者感受到真誠和友善,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加信任同伴教育者並接受相應的性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