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3臨床表現
潛伏期1~6個月,通常為3個月,CA多見於性活躍的青、中年男女,發病高峰年齡為20~25歲。HPV感染可分為:
(1)尖銳濕疣早期多無不適,形成乳頭狀、菜花狀或雞冠狀增生物後,隻30%有瘙癢、灼痛症狀。妊娠期尖銳濕疣生長快,分娩後又可逐漸縮小,可能與雌激素變化有關。
(2)亞臨床感染指雖有病毒感染,但臨床上肉眼不能辨認的病變,當用3%~5%醋酸液局部外塗或濕敷5~10分鍾後,在HPV局部感染區域發白,即所謂“醋酸白現象”。它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與典型的尖銳濕疣同時發生。目前認為CA複發是由於亞臨床感染的再活動,較之從性伴中再感染更為常見。CA如不治療,可自行消退或無變化或繼續增長。
HPV感染和腫瘤的發生有關,現已明確高危型持續性HPV感染是宮頸癌的病因,HPV感染與皮膚鱗狀細胞癌、鮑溫樣丘疹病等均有關。
11.4.4診斷
大多數CA經肉眼觀察結合不潔性交史就能作出初步診斷。尿道、陰道和宮頸,可通過陰道鏡和尿道鏡檢查。單獨使用陰道鏡檢查或與5%醋酸外用於病損皮膚處方法相結合,對檢測亞臨床感染效果極好,陰道鏡的放大作用使醋酸白試驗變得更清晰明顯,有助於檢測臨床上不明顯的HPV感染。組織病理檢查可見表皮淺層或淺中層有特征性的灶性分布空泡化細胞。HPV檢測:可證實標本中HPV感染,還可進行HPV分型。
11.4.5鑒別診斷
尖銳濕疣皮損形態可為扁平丘疹,有時需與陰莖珍珠樣丘疹、女性假性濕疣、二期梅毒扁平濕疣等疾病鑒別。如陰莖珍珠樣丘疹呈白色、膚色或淡紅色珍珠樣小丘疹,直徑為1~3mm,表麵光滑,也可呈尖銳毛狀或絲狀,沿龜頭後緣冠狀溝處,排列一行或數行,可部分或完全環繞龜頭;無不潔性交史,醋酸白試驗不呈白色,易於鑒別。女性假性濕疣呈1~2mm直徑的淡紅色或白色丘疹,表麵光滑,對稱分布於兩小陰唇內側,陰道前庭,呈絨毛狀或魚子狀外觀,有時可見息肉狀小丘疹。後兩種情況都不需要治療。
11.4.6治療
治療尖銳濕疣方法很多,但目前任何治療方法都不能完全根除,其治療目的隻是去疣體,改善症狀和體征,故盡可能不用有毒性或造成瘢痕的治療方法。局部外用疣敵或疣脫欣(注意孕婦禁用),或三氯醋酸,任選一種;或采用激光、電灼、冷凍方法治療;巨大疣可采取手術治療。尖銳濕疣預後一般良好,一次性治愈率較高,但各種治療均有複發可能。
免疫治療幹擾素有抗病毒、免疫調節及抗增殖作用。配合幹擾素α、幹擾素α-2b製劑有一定輔助治療效果。
妊娠期CA處理禁用足葉草脂和鬼臼毒素,而且在妊娠期CA組織變得較脆,且有迅速增大的傾向,因此,建議用手術切除較大或巨大的妊娠CA。由於行剖腹產預防CA的作用不能確定,故不能為了預防新生兒HPV感染而行剖宮產。
11.4.7預防
控製性病是預防CA的最好方法。發現時,應同時治療患者及其性伴;進行衛生宣教和性行為的控製;陰莖套具有預防HPV感染的作用。目前尚無有效疫苗。
11.5沙眼衣原體感染
沙眼衣原體(CT)是引起泌尿生殖係統感染的重要原因,嚴重者引起輸卵管炎,導致輸卵管妊娠和不孕症。
11.5.1病因及致病機製
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V)感染中衣原體約占40%~50%。傳染途徑主要通過性交傳染,新生兒則在分娩過程中感染。
衣原體的生物學特性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有兩種發育型:感染型,即原體,此型適應於細胞外生存;複製型,即始體,是細胞內的,無傳染性。原體附著於易感染細胞的表麵,通過細胞吞噬作用進入細胞內。此過程可使衣原體的毒力因子有所加強。感染早期衣原體變成始體,後者按二分裂方式繁殖。此後始體重新組織,並一對一的基礎上縮合而成原體。後者從空泡釋放而感染其他細胞。在整個發育周期中,衣原體始終在一個吞噬體中,直至細胞損傷或死亡。
11.5.2傳播方式
(1)直接傳播多數是男性首先感染衣原體,為非淋菌性尿道炎,通過性交傳給女性,潛伏期為7~12天,可引起子宮頸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盆腔炎等。
(2)間接傳播由感染的母親垂直傳播給嬰兒,常侵犯眼結膜,並可擴展到鼻咽部,多發生在出生後4~16日,也可通過唾液、淚液、毛巾、內褲、玩具等傳播。
11.5.3臨床表現
沙眼衣原體在女性感染中,最多的是上行感染所致的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盆腔炎。近年來青少年女性患者日漸增多。
(1)CT感染的主要症狀為來自頸管的膿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增多,外陰瘙癢,尿頻、尿急、下腹部隱痛,少數患者有發熱,CT亞臨床感染時,可無明顯臨床症狀。
(2)沙眼衣原體子宮頸炎症狀為白帶多、異常出血、下腹痛等,或完全無症狀。檢查子宮頸,可見大量漿液性或膿性分泌物,糜爛麵較大,伴宮頸水腫。細胞學診斷可見炎症現象和異型上皮,但皆為淋球菌性和其他頸管炎也都有的非特異現象。因此,不會首先想到是特異性的沙眼衣原體感染,以致子宮頸炎長期不愈,轉成慢性或上行感染致子宮內膜炎。沙眼衣原體子宮頸炎可合並淋球菌性感染,故需同時檢查。
(3)沙眼衣原體性子宮內膜炎來源於子宮頸炎的上行感染,有時也與子宮頸炎一樣無明顯特異症狀。沙眼衣原體子宮內膜感染是附件炎等上行感染的通道,同時也是流產的重要原因,其症狀為不規則出血、下腹痛,不治或治療不徹底,可導致附件炎。
(4)沙眼衣原體性附件炎輸卵管炎是沙眼衣原體性盆腔炎中最嚴重的疾病,多表現為亞急性、長期持續性低燒,伴輕微雙下腹疼,久治不愈,常在宮腔操作後(如取放宮內避孕環、子宮輸卵管通液、造影、刮宮)病情加重,伴有高燒、下腹劇痛。盆腔檢查,雙側附件組織增厚,壓痛明顯,發展為急性附件炎。腹腔鏡檢查,可見盆腔內有炎性滲出液。子宮直腸陷凹內呈黏液性並有黃色炎性假囊。長期反複感染,可引起輸卵管不通、不育、異位妊娠等。
(5)男性尿道炎CT是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後尿道炎的常見致病因素,潛伏期為7~12天,常伴排尿困難和稀薄的黏液膿性尿道分泌物,常合並淋球菌感染。
11.5.4診斷
1.接觸史
有可疑性接觸或間接接觸患者分泌物史。
2.臨床表現
有尿頻、尿急、尿痛,黏液膿性分泌物增多,伴下腹隱痛等臨床表現。
3.衣原體檢測
沙眼衣原體感染的實驗室檢查方法有3種,即細胞學、血清學和衣原體培養。
(1)衣原體培養取子宮頸標本,窺陰器暴露宮頸,先用1個拭子擦去宮頸口的膿液和黏液,再用另1個拭子伸到宮頸口內轉動或用小刮勺刮取細胞,放到試管中送到實驗室。
(2)衣原體的細胞學檢查可在標本的上皮細胞中找到衣原體的包涵體。標本應含1000個上皮細胞才能獲得正確結果。
(3)衣原體感染的血清學檢查有補體結合實驗、微量免疫熒光試驗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
11.5.5治療
CT對四環素、紅黴素、羥氨苄青黴素等類藥物敏感。
(1)紅黴素500mg,口服,每日4次,共7天,或250mg,每日4次,共14天。
(2)羥氨苄青黴素500mg,口服,每日2次,共7天。孕期可用。
(3)強力黴素l00~200mg,口服,每日2次,共7天。效果與羥氨苄青黴素相似。
(4)美滿黴素屬半合成四環素,100mg,口服,每日2次,共7天。
(5)阿奇黴素又稱希舒美1g單次口服或0.5g每日2次口服,連服3天,總量為3g,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口服。
對存在衣原體感染危險的新生兒,至少應住院一周,證實有無衣原體感染,若診斷為衣原體性結膜炎,可用1%硝酸銀滴眼,同時服用紅黴素50mg/kg,分4次口服,連服14天,能預防衣原體性肺炎發生。
11.6軟下疳
軟下疳是由杜克雷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主要流行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我國個別地區有數例病例報告。本病發病男女之比為9:1.潛伏期2~5天。臨床表現:男女生殖器或尿道口出現一個或多個直徑0.5~1cm的丘疹或結節,1~2天後形成膿皰,3~5天膿皰破潰形成潰瘍,邊緣不整齊,基底軟,疼痛明顯。50%~60%人合並單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疼痛,破潰排出膿性分泌物並形成潰瘍,愈後形成大塊狀瘢痕,還可合並陰莖幹淋巴管炎,包莖和包皮嵌頓及陰囊、陰唇象皮病。通過直接鏡檢和培養,可檢出杜克雷嗜血杆菌。
治療可服複方新諾明,每次2片,連服10~14日,或紅黴素每次500毫克,每日4次,連服10~14天,局部外用魚石脂、紅黴素軟膏。
本病會明顯地影響性生活。患病後早期治療可減少並發症。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待臨床症狀消失,直接鏡檢和培養陰性後,再恢複性生活。
11.7性病性淋巴肉芽腫
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又稱腹股溝淋巴肉芽腫或第四性病。本病是通過性交傳染的一種性傳播疾病,由沙眼衣原體L1、L2或L3血清型引起。發病多為青壯年,男女比例為5:1.全球分布,以熱帶與亞熱帶多見。新中國成立前,在妓女中發病率僅次於淋病和梅毒,近年來國內尚未見本病的報道。
本病潛伏期3~20天,平均10天左右,感染後初發損害為小水皰,無明顯症狀。常侵犯男性的龜頭、包皮、尿道;女性的陰唇、陰道、子宮。初皰1~4周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開始為孤立、散在、質硬、有壓痛的結節。以後融合成塊狀,表麵皮膚呈紫紅色,質軟,可破潰排出膿液或形成多數瘺管,似“噴水壺狀”。一般經數月愈合,留下瘢痕,在淋巴結腫大化膿時常有發熱、頭痛、倦怠、關節痛等症狀。
本病並發症有兩種,經數年或十幾年發生。長期慢性淋巴管炎可引起生殖器象皮腫,局部皮膚變厚、腫脹、表麵粗糙如同大象皮膚。因潰瘍、瘺管愈合瘢痕收縮引起直腸狹窄,造成排便困難。
治療可選擇下列藥物一種,並根據病情適當延長用藥時間。強力黴素100mg,每日2次,連服21天。四環素500mg,每日4次,連服21天。紅黴素500mg,每日4次,連服14天,複方新諾明2片,每日2次,連服14天。波動的淋巴結應用針筒抽去膿液,嚴禁切開引流,以免延遲愈合。直腸狹窄,嚴重者可采用外科手術治療。
患病期間因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疼痛、破潰、流膿,以及到晚期出現並發症時,可直接或間接影響性生活。因有生殖器及腹股溝處潰瘍,易被艾滋病病毒感染。患病後早期治療,可減少並發症。患病期間禁止性生活,待症狀消失,化驗檢查正常時再恢複性生活。潔身自愛,嚴格遵守一夫一妻製是預防本病流行的最佳辦法。
人類與性傳播疾病的鬥爭反反複複地進行著,至今已經曆了數百年的時間。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治療性病的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性病的防範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但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沒有清醒地認識現狀,從而影響了性病的防治效果。隻有人們時時提高警惕,潔身自愛,處處加強自我防範意識和對性病各種傳播途徑的認識,才能使自己和他人免受性病的危害。消除性病,任重而道遠。
(唐良萏雷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