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我國男性同性戀在人群中的發生率有一個初步的估計,學者許毅等進行了男性同性戀人群發生率的調查。當時首先是采用征集男性同性戀自願者的方法,定點觀察的方法,在2000年10月23~29日(周一至周日)期間,對男性同性戀的人群“浮現率”進行調查。為了驗證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在2003年12月和2004年1月間,采用捕獲——再捕獲的方法對杭州市9個集聚點的男性同性戀活動人數進行了第二次調查。

所謂定點觀察方法,是指在某個區域針對調查目標可能出現的地點,進行逐個記數,調查該目標物出現的總數。並根據該區域的群體數據進行分析。

捕獲——再捕獲方法常用來估計某一限定地區生物的數量,它根據兩個或多個樣本來源估計生物數量的大小,以兩樣本來源為例,當某一類型的生物被捕獲並標記後放回,經過一定時間後,對該地區的該類型生物進行第二次捕獲,便可得到兩次捕獲的生物數量nA、nB及兩次都捕獲到的生物數量n11,對其作統計學處理,便能估計該地區該類型生物的數量,因此捕獲——再捕獲方法也被稱為捕獲——標記——再捕獲方法。

調查結果顯示,杭州市參加同性戀集聚活動的,也就是“露麵者”的人數為2014例,95%可信區間為1899~2129.結合當地人口數量、構成以及所了解的“未露麵”者的大致比例,推算出杭州市區男性同性戀的人口發生率大約為1%~2%。

此外,根據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估算,我國香港有大約15萬~30萬同性戀者,占香港總人口的2.5%~5%,而在台灣省則有同性戀者數百萬之多。

7.1.4同性性行為和性角色

許多人能想象出異性性關係中的性表達,而難以想象出同性別者性接觸中怎樣進行性表達。

(一)男性同性性行為和性角色

除了不能陰莖插入陰道和舔陰之外,男性同性性行為與男性和女性之間的行為相當類似。除接吻、擁抱和撫摸等“基本動作”外,還常采用的行為是吮陰莖、手——生殖器刺激、肛門性交和一般的包含生殖器刺激的身體接觸。根據作者對中國男性同性戀者的初步調查,肛交現象並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常見,其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了,估計與害怕艾滋病傳播、違背傳統文化觀念等有關。

人們常想當然地認為,男性同性性活動采用明確的性表達方式,一方扮演“主動者”的角色而另一方則作為“被動者”,即類似於異性性交中的一般情況。此外,人們常推測在同性性活動中,同性戀的男性有各自的偏愛並持續地作為主動方或被動方。其實單一或固定的角色選擇是相當少見的。確定存在是用口還是用肛門進行性交上的偏愛,而不存在以主動者——被動者、男性角色——女性角色為特征的性別角色偏愛。作者曾經對數百名中國男性同性戀者進行了性行為和性取向方麵的調查,發現中國男性同性戀者幾乎很少劃分為“男性方(主動方)”和“女性方(被動方)”。他們往往清楚地意識自己的生理性別並認同自己的性別身份。隻有某些剛剛進入所謂的“同性戀活動圈子”的同性戀者,為了吸引其他同性戀者的注意而采取一些“過火”的行為方式。在性行為方麵,似乎也沒有發現明顯的“男性行為”和“女性行為”之分。

(二)女性同性性行為和性角色

同男性一樣,女性同性戀者之間的性活動和異性之間的性活動極為相似。在同性性活動初期,大多數同性戀女性把她們的性活動限製在接吻和一般的身體接觸中,給人們製造了女性同性性活動與男性相比較少有性色彩和較少特殊色情技巧的廣泛印象。但對同性性活動有較為廣泛認同和經驗的同性戀女性則常進行高度親密的性活動方式,包括手和口唇對乳房和生殖器的刺激。與許多人想象的相反,女性同性性活動極少采用陰莖狀物或陰莖模型進行陰道或肛門插入。此外,女性同性性交活動,即一位女性躺在另一位女性的上方,然後兩人將生殖器緊緊地貼在一起進行摩擦也是相當少見的。這個事實表明女性同性戀活動並不是異性性活動的簡單模仿。另一個值得指出的是,進行同性戀活動的已婚女性在這些身體接觸的同性性活動中比在異性性交中更常達到性高潮,這可能是因為女性比男性更了解女性的性偏愛和性敏感帶。

與男性同性戀一樣,大多數女性同性戀者並不堅持單一的性角色。當然,女性同性戀者和其他女性一樣受到同樣的性社會習俗的影響。在她們初期的同性戀生活中,有些人傾向於接受在性表達中分男性化角色和女性化角色的性關係類型。扮演男性化角色者有時被稱為“T”,傾向於采取積極的性接觸方式,而起較被動作用者則稱為“P”。

7.2男性同性戀

7.2.1個人和社會特征

同性戀男性常被稱為“GAY”、“飄飄”、“玻璃”、“斷臂”等。他們在外形、教育、職業、社會階層、宗教、年齡和種族等人口學特征方麵與異性戀男性基本沒有差別。許多有關同性戀的觀點都認為,某些偏向藝術、語言和設計的行業或專業中同性戀男性似乎特別集中,如美術、翻譯、播音主持、發型設計、服裝設計、室內設計、裝潢以及演藝界。這種觀點認為同性戀者在這些職業中比其他職業更容易被寬容地接受。但這種概念存在的原因可能是這些職業的男性最願意公開披露其同性戀活動並在行為中比其他職業的同性戀者有更高的女性特征。與此相反,在其他較不寬容的職業中的同性戀男性常保持隱密並避免“女人味”的服飾或行為。作者對同性戀男性的智能結構的研究表明,男性同性戀者的智能結構在許多方麵與異性戀男性有差異,而與異性戀女性有相當的相同性。他們的智能中以語言和形象感性思維能力占主導地位,而動手能力和邏輯及空間思維相對較弱。而這種智能結構正是從事藝術設計類、語言應用等行業最佳的智力基礎。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男性同性戀者在這些可以“施展身手”的行業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績,從而給外界造成“這是一些男性同性戀集中的行業”或者“這些行業造成了男性同性戀”的錯覺。

從人口統計特征來看,大約90%的異性戀男性會在生命的某個時期結婚,但隻有10%~20%的同性戀男性迫於社會、家庭壓力會這樣做,且都是選擇與異性戀女性結婚。同性戀男性與同性戀女性之間的“便利的婚姻”是極罕見的。大多數男性同性戀的婚姻相當不幸福並很快解體。中國還有許多男性同性戀與異性結婚隻是為了擺脫周圍人對其婚姻狀態的關心及長時間未婚的猜疑,然後尋找不同的借口與妻子離婚,就可以自由地與同性進行接觸而不再需要應付別人對其婚姻狀態的關心了。

大多數男性同性戀者都認同自己的男性性別,盡管他們被男性所吸引並選擇與男性進行性活動。多數同性戀男性在男性化氣質上與異性戀者無太大差異,因此無法通過外貌、言談舉止或氣質來判斷一個男性的性取向。

7.2.2性生活和社會生活

(一)性生活史及“表現”

大多數成年同性戀男性會報告他們在青春期前或臨近青春期時就受到其他男性的性或情感吸引。在14歲以前,一半以上已經對其他男性產生浪漫的興趣或有涉及男性的性幻想;到17歲,90%左右意識到了他們被男性所吸引並有接近80%的人進行了他們的第一次同性性接觸;20歲以後才第一次意識到受其他男性吸引的同性戀男性不到10%。同性戀男性的青春期可能比異性戀男性要早一些。同性戀男性比異性戀男性更早地也更頻繁地開始手淫,這個區別與青春期較早開始有關,並持續地貫穿整個成年生涯。筆者進行的中國男性同性戀調查發現,幾乎所有男性同性戀在青春期前就被同性所吸引,兩人間的首次性活動也幾乎都是同性間的。

(二)性伴侶和社會伴侶

同性戀組織或團體活動為秘密同性戀者提供了參與性和社會活動的可能性,他們是鬆散的、沒有固定場所的社會聯絡形式。如在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大城市有一些同性戀經常光顧的街道、海濱或地區,包括同性戀酒吧等成了他們性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據點,它們提供了娛樂和社交(跳舞、飲酒、尋找朋友)以及與性伴侶相會的可靠場所。而公共廁所、街道公園、浴池或電影院也是眾知周知的同性戀集聚區。所有這些“場所”的存在表明很多同性戀男性傾向於進行大量的、性伴侶眾多的性活動,他們很少甚至沒有什麼情感交往,但這些並不意味著同性戀男性不想建立更為持久的關係。其實不少同性戀男性有時確實能夠建立1年或1年以上的相對穩定的性和情感關係,甚至更久,並由於類似於異性戀關係所遇到的問題而中止。調查表明90%以上的同性戀男性希望維持持久的關係而不喜歡多伴侶的性關係,國外同性戀努力爭取結婚權利就是一個明證。

7.3女性同性戀

7.3.1個人和社會特征

近來的研究提示,在外形、教育、職業、宗教、社會、年齡和種族方麵,同性戀女性和異性戀女性之間沒有明顯的差別。

大多數同性戀女性即使選擇其他女性作為性伴侶也毫不懷疑自己的女性身份。人們往往認為,同性戀女性有較多的攻擊性和競爭性,身體強壯,服飾男性化,在其走路、說話、姿勢和發飾等方麵的行為和外觀上更偏向男性而不像女性,由此可以區別同性戀女性和異性戀女性。具有“男性化”特點的同性戀女性似乎比具有“女性化”特點的同性戀男性要多。

7.3.2性生活和社會生活

(一)性生活史和“亮相”

大多數同性戀女性能回憶起在青春期裏感到情感被其他同性所吸引。在14歲以前,4/5的同性戀女性受到其他女孩的吸引,有2/3進行同性性愛的幻想,接近一半通過與其他女孩進行身體接觸引起性喚起。一半同性戀女性的第一次同性性喚起來自於“偶然”的軀體接觸,如拉手或同睡。1/4的人以較為有目的接觸如接吻和擁抱為第一次性喚起的事件,另外1/4則為更有目的的生殖器接觸。至19歲,大約90%的同性戀女性對其他女性已經形成了情感的相互吸引、性愛幻想、並有其他女性引發的性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