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天將大戰百歲鬼王——八國聯軍入侵(下)2(1 / 3)

天兵天將大戰百歲鬼王——八國聯軍入侵(下)2

殺了珍妃的那天晚上,八國聯軍就攻入北京城了。慈禧並沒有料到八國聯軍來得如此之快。而且晚上聯軍入城時,還沒有人第一時間通知慈禧,結果慈禧知道得還比一般的北京市民要晚。

從那天淩晨三四點鍾開始,慈禧的寢宮裏就聽到了槍聲。慈禧和宮女們都沒有聽過槍聲,一開始還以為是貓叫。慈禧事後回憶說,她當時正在梳妝,“正疑心哪裏有許多的貓兒”,突然有個東西從窗戶飛進來落到地上。撿起來一看赫然是子彈,才知道外國人已經打進來了 。

慈禧趕忙叫光緒,當時光緒正在祭祀,一聽外國人到了也慌了。慈禧之前已經為化妝出逃做了一點準備,太監李蓮英匆忙拿出一包漢人的衣服。慈禧和光緒全都改成了漢人的打扮,慈禧變成個漢人老太太,光緒變成個做買賣的小夥計。

明朝的貴族有留長指甲的習慣,以此來表示自己不用生產,炫耀地位。清朝貴族也繼承了這個習慣,慈禧就特別喜歡自己一手的長指甲,每天堅持用熱水浸泡、修整、塗指甲油,要花很多時間來保持指甲的光澤。現在要扮演漢人平民,這保養了多年的長指甲也不能留了,隻能讓宮女狠心剪掉。

更麻煩的是交通工具,要化妝出逃就不能用宮裏的車,必須到宮外找。可是內廷還沒來得及準備,慈禧等人走到宮門口的時候,正好看見光緒哥哥的一輛騾車,趕緊就上去了。其餘的隨從隻能坐大車店裏雇來的車。這一行,慈禧隻帶著光緒、皇後、瑾妃、“大阿哥”,幾個親信的格格、貝子,還有李蓮英和崔玉貴兩位貼身太監、兩個貼身宮女,再加上皇後等人的幾個侍女、太監。十幾個人打扮成漢人的樣子,坐上了三輛車。因為車子太少,連皇後、格格也隻能和宮女太監們同擠在一輛用來拉貨的簡陋車子裏。車子底部鋪著一層蘆席,上麵隻有一個橋洞一樣的棚子。

一行人出了北京城直奔頤和園。一路上,逃難的百姓塞滿街道,敗兵到處搶劫,此時慈禧的身邊沒有一個護衛,見到路邊的敗兵不免心驚膽戰。花了半天時間趕到頤和園,稍微吃點東西,歇了歇腳,等到幾位王爺趕到後,又立刻向西趕路。

這次還是普通漢人的打扮、普通的車子,好在車輛多了一些,也有了護衛隊在後麵遠遠跟著。

因為怕露餡引禍,慈禧等人並沒有帶珍寶古玩,隻隨身帶了一些散碎銀子。事先想得挺好,有銀子不就可以買東西嗎?誰知道因為懼怕外國人、敗兵和義和團搶劫,沿途的百姓、商人全都跑得一幹二淨,走了一整天愣是買不到飯吃。

和道光的節儉不同,慈禧很講究物質享受。她平時每天三頓飯,中間還有三次加餐吃點心,一天裏要吃六頓。早餐二十幾樣點心,正餐是一百二十幾樣固定的“例菜”外帶“時鮮”,有時還有各地獻上的“貢菜”(每次任選其中幾樣吃,菜樣多是為了避免下毒。吃不完的賞給妃子或者下人)。這回出逃,慈禧第一次吃了苦。出了頤和園後的第一天裏,唯一能吃的是好不容易搞到的一點玉米粒和豇(jiāng)豆粒。慈禧一開始拒絕吃,後來耐不住餓,還是強忍著吃下去了。

慈禧平時很愛幹淨漂亮,她曾對身邊的宮女說:“一個女人沒心腸打扮自己,那還活什麼勁兒呢?”。慈禧每天都要花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化妝,用的脂粉都是她自己親手製作的,還要花很長時間敷臉、敷手。慈禧的襪子是綢子做的,綢子原本沒有彈性,很難合腳。所以慈禧的襪子要由技藝精湛的工匠專門縫製,為的是能和慈禧的腳嚴絲合縫。為了美觀,還要在合縫的地方繡花。這麼一雙襪子,技術熟練的繡工需要七、八天才能做出一雙。慈禧還偏偏每天都換一雙新襪子,絕不穿舊的。到了夏天,她還幾乎每天都要洗一個步驟繁複、一次用掉五六十條毛巾的澡(為了保持洗澡水幹淨,同一條毛巾不許沾兩遍水)。別說沒洗幹淨了,連香皂沒擦幹淨,到了晚上讓皮膚發癢,都會讓她大發雷霆。

可這次出逃也不能講究身體衛生了。當時正是陽曆八月份的天氣,白天熱得要命。在太陽的炙烤下,車裏熱得像蒸籠,每個人身上都是一身臭汗,汗吹幹了變成鹽堿糊在皮膚上。這些穿慣了絲綢的貴人受不了身上的粗布衣服,幾天下來渾身長滿了痱子,瘙癢難忍,體臭難聞。半路上還遇到了兩場大雨,鞋襪全都濕透,髒襪子髒衣服也無處更換。

慈禧鼻子很靈,最厭惡臭味,侍候她的宮女、太監身上不能有異味,更絕對不許放屁。她的寢宮裏,一年到頭都擺著幾大缸新鮮的南方水果用來熏香。可在這日子裏,她也隻能忍受著身邊人的汗臭、牲畜的體臭和尿騷味。

讓人難以忍受的還有蚊蟲。平日到了夏天,慈禧常住在清涼宜人的頤和園裏。頤和園水多,為了不讓蚊蟲叮咬到老佛爺,一到夏天就有工人把慈禧的寢宮用一個巨大的罩子嚴絲合縫地罩起來,這在北方稱為“天棚”。慈禧到了其他宮殿、船上遊玩,四周也都要用紗帳罩好,不許留一點縫隙。但在這八月的野外,慈禧隻能忍受著被騾子引來的漫天蚊蠅,隻能靠宮女沒日沒夜地扇趕勉強度日。

最難的是上廁所。當時民間習俗,不願意把廁所借給陌生女子,怕有“穢氣”。第一天白天,先是由宮女好不容易央求一個大戶人家,又給了不少銀子,慈禧才上得了廁所。夜裏住宿時的廁所更慘,糞尿遍地,肥蛆和蛤蟆滿地都是,甚至每人身上都落著十幾隻蒼蠅,順著人臉爬。到了第二天走到荒郊野外的時候,慈禧又要上廁所,實在找不到地方,隻能讓宮女、格格在野地裏圍成人牆,讓慈禧、皇後、公主、格格們輪流解手。

睡覺也不舒服。在第一夜裏,慈禧的條件最好,也隻能睡在一個家徒四壁的破床上,枕著個倒扣過來的簸箕,用一把撿來的芭蕉扇蓋在臉上,還要把手用手絹包上,渾身不留一點肉,免得被蚊蟲叮咬。光緒連床都輪不上,隻能把車墊子墊在屁股底下,背靠在牆上,坐著忍一夜。至於其他的王公大臣,隻能在車裏睡覺。

第一夜過後,有附近人家察覺到過夜的是皇帝皇太後,供奉了饅頭、鹹菜、小米粥,這才好過一點。隨後越來越多的王公大臣、士兵加入隊伍,情況又稍微好一些,但仍舊缺衣少穿。一次慈禧半路上口渴,停下車叫太監去取水,結果要麼是水井裏沒有打水用的桶,要麼水井裏漂著人頭,這水不僅皇帝皇太後不願意喝,就連車夫、拉車的牲口都不喝。最後慈禧和光緒隻能靠咬高粱杆裏的汁液解渴。

其實這裏麵最倒黴的是光緒。當年戊戌變法的時候,他本無意造反,結果被康有為賣了;這次鬧義和團,他也是強烈反對利用義和團開戰。據說在慈禧的禦前會議上,光緒一時情緒失控,抓住了反對攻打使館的大臣的手大喊“救我”,意思是你得堅持住你的意見,咱不能打仗呀!結果光緒被慈禧當場怒斥。這光緒是招誰惹誰了?他反對開戰,可是仗也打了,也輸了,心愛的女人還被殺了,自己還要跟著慈禧跑出來受這洋罪。

忍過一開始的狼狽後,再往西走亂兵越來越少,接駕的官員也成樣子了,生活也就沒這麼局促了。慈禧從北京出發,一路向西過了山西,最後來到陝西的西安市長住了下來。西安就是長安,在宋朝之前是中國曆代王朝首選的都城。清朝時的西安已經破敗,但好處是地處關中平原,易守難攻,在軍事上比較安全。占領北京城後的八國聯軍也確實想繼續向西進攻追擊慈禧,結果沒走太遠就因為人數太少、地形複雜、難以補給而作罷。

現在慈禧太後終於可以喘一口氣,回頭收拾北京的殘局了。

整個河北都是一片慘狀。

在戰亂中,無論是八國聯軍,還是義和團和清朝的敗兵,他們都有對百姓施暴的惡跡。

在早期的義和團運動中,義和團攻擊教會、教民時往往還伴隨著搶劫財物。在清政府公開支持義和團後,有更多的人隻是為了貪圖清廷的賞錢,甚至是打算借機搶劫、報私仇而加入義和團。有的義和團民硬指百姓為教民,以此進行搶劫。有的團民隨意指認富戶的房屋為教民的財產,威脅燒毀,富戶必須獻上錢米才能幸免。甚至有的義和團組織為了爭奪財產互相械鬥。因為趁火打劫的太多,當時就有童謠說:“大師兄,大師兄,你拿表,我拿鍾,師兄師兄快下體,我搶麥子你搶米。”

和搶劫相比,更殘酷的是屠殺。

前麵說過,義和團運動的興起來自於教會對村民的欺壓。但是教民並不都是活該被打死的混混。一些中國百姓因為和鄉紳有矛盾而加入教會,不意味著他們就一定是壞人。

儒家道德有時不講人性。比如儒家講“三從四德”,女子要無條件聽從丈夫。丈夫虐待妻子沒事,外麵花心問題也不大,可妻子要想提出離婚,搞婚外戀,那就是破鞋,就成了賤民,輕則打一頓重則扔井裏。所以魯迅才說“禮教吃人”。有些不被儒家禮教所容的百姓改去當教民,有些被丈夫婆婆虐待的女子去教會裏尋求保護,他們都是值得同情的受害者。還有一些中國百姓加入教會是身不由己,比如家裏的男人入教了,沒有地位的婦女、兒童也就隻能跟著入教。一個村子裏大部分人都入教了,少數人為了自保,也隻能入教。還有的家庭入教是在其他教民的逼迫之下,或者是為了避免在和教民的官司中吃虧,他們也都不是壞人。

可是義和團殺教民,往往不區分這個人到底做沒做過惡事,隻要是加入過教會的百姓都是屠殺的對象,哪怕是老弱婦孺也不能幸免。甚至隻要是隨身攜帶外國器物的人,都會被義和團當成“二毛子”屠殺。當時人記錄,一些中國百姓隻因為抽紙煙、打洋傘、戴洋人的小眼鏡被殺。有幾個年輕的學生,隻因為隨身攜帶的一支鉛筆和一張洋紙被義和團搜出,就死於亂刀之下。

還有的義和團聲稱,所有的教民頭上都有十字,普通人看不到,隻有拳民能看到。於是,拳民可以隨意指認哪些路人是教民,被指出來的都會被殺掉。還有一種專門用來辨別教民的“法術”:讓被懷疑的百姓到義和團的拳壇上燒香焚表,凡是紙灰飛起來的,都不是教民,凡是沒飛起來的,就會被當成教民殺掉。

對外國人屠殺最激烈的是山西省。

毓賢原本是山東巡撫,因為山東義和團鬧得太凶,列強認為毓賢清剿不力,逼清廷撤換。隨後,毓賢改任山西巡撫。毓賢是個對朝廷忠心耿耿的職業官僚。在山東的時候,朝廷要他清剿義和團,他就專心抓捕義和團首領,調節村民和教民的矛盾。等到了山西,朝廷和洋人開戰了,他就專心捕殺山西境內的外國人。其中最令人發指的,是他以保護外國人為名,把山西各地外國人騙到太原,然後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殺死。此外,還屠殺了數目更多的中國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