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究新時期的黨群關係(1 / 2)

探究新時期的黨群關係

改革探索

作者:石紀明

【摘要】黨群關係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現代性的黨群關係遭遇著官僚、形式之風,多元化的價值體係,利益矛盾分化衝突等等方麵的考驗,為了重塑現代性和諧黨群關係,中國共產黨應努力尋求自身完善,始終保持先進性;加強意識形態建設,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推動經濟民生,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關鍵詞】黨群關係;現代性;超越之路;和諧

新形勢下,黨群關係較以往更為複雜,麵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回顧曆史,我國黨群關係在革命之中經受了考驗,中國共產黨執政60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但是倘若居功自傲、忘乎所以或者隻止於此,不去變通,勢必影響黨群關係深入,最終影響中國特色主義事業進程。

一、對黨群關係的認識

黨和群眾之間的關係雖為我們熟知,卻又不深知,非真知。倘若我們留意並思考,會對黨群關係因時因地做出不同的解讀,黨群關係的研究,不能隻是依賴一些馬克思經典著作,更重要的還是從當代語境出發,在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實踐活動,加深對其內涵的深刻理解。

自馬克思列寧主義始,經過我國幾代領導人的發展,逐漸建設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黨群關係理論,在這個過程中,黨群關係的內涵得到了豐富,外延得到了擴展,但是內核卻是不變的,具體來說,首先是必須始終堅持密切黨和群眾的聯係這一原則,其次,必須始終注意保持黨的先進性,並重視自身不斷建設,與時俱進,最後,積極探索在不同的社會語境下始終保持良好的黨群關係的方式方法。

二、黨群關係的現代境遇

(一)官僚、形式之風太甚,黨群信任缺失

官僚主義依托權利,表現為權力膨脹而脫離群眾實踐的,與此相適應,官僚作風十足的人,所作所為,也必定是徒具形式而無實效,不管是官僚主義還是形式主義,都反映了執政黨權利取自人民卻沒有很好的服務於人民。首先,在人民遇到問題的時候,互相推諉,打官腔,不尊重甚至漠視群眾的基本權利,群眾所關心的不去重視,群眾所反映的不去回應,使群眾所具備的權利處於虛位態勢。其次,重形式輕實幹,重理論輕實踐,部分黨政工作人員經常是大大小小會議不斷,但是卻落實不到實處,工作效率低,另外由於缺少實踐,所以處理好與群眾關係的能力明顯不足,很多建議隻是高屋建瓴。

(二)多元化的價值體係,導致民意散化

伴隨著我國現代化發展,社會在不斷分化,利益主體呈現多元麵貌,不斷湧出新的組織、階層,另外,思想文化也趨多元,形成不同思潮和價值體係,由此,加劇了各種意識形態的鬥爭,它們在生活中無孔不入,潛意識下動搖了群眾對黨的認同基礎,對黨群關係發起了挑戰。

自中國打開國門之後,人民群眾的價值觀迷失且迷茫,自由主義的滲透,“三俗”文化的侵襲一度讓中國共產黨所推行的主流文化、主流價值觀大打折扣,弱化了群眾對執政黨的認同,價值選擇的多樣勢必帶來一定程度的混亂與盲從,導致民意散化。

(三)黨群利益矛盾凸顯,趨於複雜

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人民群眾內部物質仍存在利益之差,在以往,黨群之間政治、思想、感情關係占據比例較大,雖然背後利益關係仍存,當多為隱性且不直接,而當今社會,黨群間的利益矛盾已由“幕後”出現在“台前”,更為直接表麵,利益機製這時候尤其突出,人民群眾注重自身權利,多了表達自己利益要求的聲音,當不能被滿足時,就會引起衝突,另外,一些公開不透明的權利特殊化、私有化嚴重損害了人民群眾利益,比如,部分黨政人員靠山吃山,靠權吃權。當矛盾處於白熱化狀態,就有群眾采取過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