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調整工藝、節能降耗、減汙增效、推行循環經濟
環境保護、生態蕭山是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兩項重要工作,推行循環經濟不僅有利於環境保護,也有利於企業降本節支,資源的重複利用。是一項雙贏的工作,對此我們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落實。
在搬遷和停止合成染料濾餅生產、選用先進的工藝和技術,大幅度降低汙染物排放的同時,我們對原有設施、工藝流程進行了認真剖析,發現原來的兩隻1000KV·A變壓器,實際用電量不到一隻,存在大牛拉小車的問題,這樣我們就停止了其中的一台變壓器,減少了坐機、線損支出24萬元/年。在生產過程中我們的真空冷卻用水量較大,如帕摩車間每天需用120噸,原先我們用自來水冷卻並經汙水處理後外排,這不僅增加了企業4.18元/噸的成本,還加大了汙染物排放量,給環境造成了更大的壓力,目前公司新上的PS-581產品生產也需用真空冷卻工藝,這樣采用生化水真空冷卻,循環利用每年可為公司節約37萬元,減少外排汙水9萬噸。風機房有兩隻真空泵,原來的運行是取自來水冷卻後放入厭氧池再作為汙水外排,同樣是4.18元/噸的浪費,現在我們將其搬入閑置的烘房進入循環水係統每年可節支10萬餘元,采用沉澱一池汙水回抽到一號厭氧池重複生化,進一步有效地降低了COD濃度,減少了對環境汙染。原80M3的河水池用7.5千瓦水泵24小時供水,現改用二車間屋頂建池自壓供水,年節電5萬元。原生化處理係統為三隻厭氧池、四隻耗氧池、二隻沉澱池,後經試驗改為四隻厭氧池、三隻耗氧池、二隻沉澱池,減少7.5千瓦風機一台,節電10萬元/年,還提高了生化效果。
化工是蕭山的支柱產業之一,與其它行業有著密切的聯係,但其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蕭山的環境容量已到了臨界點,作為化工企業我們應嚴格控製和降低汙染物排放量,大力倡導清潔生產、推行循環經濟。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發展全局,圍繞節能降耗,減汙增效、資源循環利用這一目標,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技術創新為主導,發展技術含量高無汙染或低汙染的精細化工產品。努力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促進企業的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