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擁有專門的管理隊伍
在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進程中,我國高校基本上能夠找準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入手點,在項目立項上基本都能做到選擇的項目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以及能夠開辟出較為廣闊的市場為高校、企業以及自身謀得部分利潤等,這說明我國高校對科研人才方麵並不缺乏,但在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管理過程中,隻有頂尖的科研人才是遠遠達不到管理要求的,其還必須具有一支業務過硬的經營人才隊伍和具備企業家素質的優秀管理隊伍。這也是高校科技成果成功實現產業化管理的關鍵。
(四)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係還不健全,要加強與知識產權相關的立法工作,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係,協調知識產權法體係與其他法律之間的關係,為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提供全麵的法律規範,從法律層麵上明確國家、單位及科技人員之間關於科研成果的權屬問題,這樣利於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更利於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管理。從我國目前專利審批程序看,建議將申請和授權發明專利的期限降低至2-3年,以激勵科技人員對專利的申請和更及時地推動科技成果的實際應用。實現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切實實現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是有效進行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五)加大資金投入,做好資金監管及風險投資機製
中央政府對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管理有一定的投資,在此基礎上,各地方的政府也要把相關科研投資列入地方財政預算,通過調查可以發現各地對科研投資有所增加,以後要注重各項提高投資中企業投資所占的比例,盡快使企業投資所占比例達到科技發達的國家水平。在對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管理的過程中資金的合理分配問題應當貫穿於整個管理過程的始終、首先,在分配方式上要實行資金分配的自由競爭。其次,在中試階段加強對資金的投入與監管。在此階段加強資金方麵的監管,我保證產品合格、技術成熟的保障。同時,科研項目的資金管理也可以由原來的單一管理向多樣管理發展。對不同的科技項目采取不同的管理形式,例如根據項目的特點采取部門管理或者是專家管理或者是有效結合幾種管理形式共同管理,這樣能夠更有效地促進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管理。風險投資機製也是實現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此方麵,我們應當做到:第一,加強風險資本市場的發展,建立健全風險資本退出機製。眾所周知,風險投資的最終目的乃獲得利益,因此,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是如果保證風險投資者的利益,完善風險資本退出機製是加強風險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舉措。其次,提高風險投資人素質。風險投資公司對風險投資人員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學科的過分細化和培養目標上對專業人才的過度強調,導致了複合型人才的缺乏,我們應當采取國外引進以及本土化培養兩種方式滿足對複合型人才的需要。
三、結束語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科技產業化的管理現狀,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對於如何提高高校科技產業化提出提高意識,進行產業化管理;校企、校校多方合作;擁有專門的管理隊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等五個方麵的措施,借以促進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管理的有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