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入世十年石油銷售行業的發展變化(2 / 2)

三、入世十年,利用資源、保障供銷、應對有方、成效明顯

石油是我國能源安全的核心,而保障供銷是石油安全的關鍵。入世十年來,我國充分利用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保障了國民經濟發展的石油需求。與此同時,國內石油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也有了較大提高。

(一)入世之後,我國石油業進入國際石油經濟發展大潮,對外依存度大幅提高

自1993年成為石油淨進口國之後,我國石油進口量逐年增加。2010年,我國原油進口量約為2.4億噸,為曆史最高水平,原油對外依存度已達半壁江山,較10年前提高了約25個百分點。共享世界石油資源成為中國石油業的現實。2011年,我國海外油氣權益產量預計達9000萬噸油當量,而入世前這一數字僅為831萬噸。目前,三大國家石油公司在全球42個國家累計投資超過800億美元,運作著約150個海外油氣投資項目,逐步形成了以非洲、中亞、南美、亞太和中東為主的五大油氣生產區。

(二)“引進來”,穩定供應

繼2007年中沙簽約在福建建設煉油廠和加油站項目之後,2009年以來,我國又與沙特簽訂合同在天津建設石化項目、在昆明建設煉油廠項目;與委內瑞拉和科威特簽訂合同,分別在廣東揭陽和湛江建設煉油廠等項目。據初步統計,未來兩三年,我國外資煉油能力約為1億噸,將在保障我國石油供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四、石油市場麵臨的問題和今後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石油管理體製兼具行政壟斷和市場競爭的雙重特征。具體而言,即:上遊原油勘探開發領域相對壟斷,中下遊加工煉化和油品及石化產品銷售相對開放,但汽柴油價格仍由國家管控;傳統領域多數壟斷,非常規油氣則相對開放。未來十年,進口和上遊是我石油市場開放的重要方向,成品油等中下遊領域則將更加市場化,外資對華投資和國內油企海外並購將持續增長。

(一)開放國內上遊原油勘探開發和逐漸放開原油進口。在油氣勘探開發,特別是常規石油勘探開發和生產領域,外資石油石化公司進入較早,現已進入較為成熟的時期。未來十年,我國原油開發難度越來越大,風險越來越高,開采工藝要求越來越高,要求進一步加強與外資的合作,合作重點將在非常規油氣領域和深海油氣開采方麵。

(二)國家逐漸放鬆對成品油價格的管控。當前,世界各國成品油價格的形成機製主要有政府特殊定價、依據公式有規律的定價、完全市場化定價三種模式。我國現行成品油定價機製還無法脫離政府的管控,但市場化是改革的方向。價格如果長期由政府管製,講健全的市場就無處談起。但價格的市場化與交易主體的多元化相輔相成,如果一個市場處於高度壟斷或者高度集中,價格的放開也無從談起。因此,我國亟待進一步深化成品油價格市場化以及相關的配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