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九章 奪命礦洞(一)(2 / 3)

因為手提包被打開過,所以裏麵一些零碎的東西掉落出來。其中有一張手機話費的繳費單引起了我的注意。

可惜的是這繳費單被燒得殘缺不全,能看到的信息隻有餘額和繳費金額,並沒有留下繳費號碼和姓名。

不過慶幸的是,在繳費單的右下角,有一個公章,這是繳費營業廳的公章。那麼或許在這營業廳內,能找出死者的身份。

繼續查看可能證明死者身份的東西。從她的脖子上,發現了一條被燒得殘缺不全的圍巾,我分析,如果是死者的家屬或者親朋好友,應該是看到過這樣的圍巾的。那麼這條圍巾、洞口的紅色高跟長筒靴和那殘缺的手提包,或許就能引起死者家屬的注意,並且辨認出死者身份。

當然,線索不僅僅如此,在死者的右耳位置,我發現了死者佩戴了一枚耳釘。

這是一枚長約三厘米的子彈頭造型的耳釘,能戴上這種引領潮流的耳釘,那說明這個女人是極為時尚的。那麼這個女人會不會是在娛樂場所工作的女人呢?

而且這枚子彈頭式的耳釘,那是更加的具備獨特性,我估計找到屍源,找到女屍的真正身份,憑借這個極具特征的東西,應該不難。

我對現場的勘查基本結束,此時法醫和勘查隊員進入,開始收集證據和進行詳細的屍檢。

刑偵隊辦公室內,老呂將女屍的屍檢報告遞給我,我仔細的翻看了其中的內容。

女屍腹部遭受過刺擊刀傷,一共是捅了六刀,導致胃和肝髒有一定程度的受損,但是這六刀決不能在短時間斷送死者的性命。而死者的真正死因,是窒息死亡。也就是說,是焚燒引起死者呼吸不暢,最終死亡。

焚燒物被檢測出來,是汽油。

死者的死亡時間經過法醫確切的判斷,是在十天以前。死者的年齡在25-27歲之間,而且死者有過生產史,那麼可以推斷,這個女人應該是結過婚,有過孩子的。

我看完了屍檢報告以後,對老呂說道:“現在首要的目的,就是找到這名死者的真實身份,隻有屍源找到以後,我們才能開展下一步的工作。”

老呂說道:“恩,這個是必然的。不過我在想,凶手為什麼會將死者殺死在那麼偏遠的礦洞中?”

我點了一根煙說道:“這很好解釋。在4名凶手中,至少有一人對那裏的環境是熟悉的。那麼這個人,很可能就是鐵峰山附近的人。”

老呂點了點頭,又問道:“礦洞口的紅色靴子讓我感覺不解,你說凶手將被害者弄到礦洞深處謀殺,當然就是希望別人找不到屍體。但是為什麼在礦洞的門口會留下那麼明顯的紅色靴子呢?”

我說道:“這個問題我早就考慮過了,那靴子是受害者留下的,就是為了提醒人們洞內發生了不尋常的事情。而那靴子之所以沒有被凶手拿走,那是因為他們的作案時間是在晚上,加上殺人焚屍這種惡性事件令罪犯也十分的緊張,所以並沒有發現洞外的靴子。我想在那樣的情況下,他們即使是發現了靴子,也不會想到那麼多。他們想的最多的,就是趕緊離開犯罪現場。”

老呂看著我點了點頭。

我繼續說道:“老呂,你立刻出一份協查通告,通告上一定要注明紅色的高筒靴、子彈頭的耳釘、那份殘缺的圍巾和手提袋。我想死者的家屬現在一定是知道這個女人已經失蹤,說不定已經報了案,並且在四處尋找。所以死者的家屬在看到這些物品後,極有可能辨認出死者的身份。”

老呂很快的在網上發布了協查通報,並且在全城的要道口張貼協查通報,希望市民能盡快的反映情況。

在協查通報發出去的同時,我們也開始對近期的失蹤人員進行調查。可惜的是,在警方登記的失蹤人員信息中,並沒有發現與死者匹配的人。所以我們的希望就寄托在了協查通報上。

在通報發出去的兩天後,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男性主動聯係了警方,說是在通告上看到的那些東西,應該是她姐姐的。

我在刑偵隊的辦公室看到了這個年輕人。

他看上去很憔悴,也很斯文和靦腆,年齡應該在20歲出頭。

他對著老呂說道:“這耳釘很像是我姐姐的,因為這子彈頭的耳釘是我在精品店裏買的,本來是一對。我買來自己戴了一隻,我姐覺得好看,想拿去戴。於是我就將另外一隻耳釘給了她。還有那紅色的靴子,我也經常看她穿。”

他一邊說,一邊從口袋中拿出了一隻子彈頭的耳釘,這耳釘與我在死者身上發現的耳釘一模一樣。

我問道:“你叫是名字?你的姐姐叫什麼名字?”

年輕人說道:“我叫汪文明,我的姐姐叫汪文芳。”

我繼續說道:“你姐姐有多高?”

汪文明想了想說道:“不高,一米五出頭把,大約一米五三的樣子。”

我微微的點了點頭,說道:“她多少歲?結婚了嗎?生過孩子沒有?”

汪文明說道:“今年26歲了,她已經結婚,有一個4歲的女兒。不過她最近正在和姐夫鬧離婚。”

我和老呂對望了一眼,因為我們都知道,汪文明口中的這些信息和死者是及其相符的。而且他現在還提供了一條重要的信息,就是這個汪文芳在與丈夫鬧離婚。如果證明死者就是汪文芳,那麼他的死會不會和她的丈夫有關呢?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證明死者是不是汪文明的姐姐汪文芳。

證明的方式就是通過兩人的DNA對比,看看是否有血緣關係。

DNA的對比結果很快就出來了,事實證明,兩人存在血緣關係,死者就是汪文芳。

那麼現在屍源找到了,警方立馬開展了對汪文芳社會關係的調查。當然,調查的重點對象就是汪文芳的丈夫,羅生武。

羅生武的家在周家壩的一個小區內,這裏也是死者汪文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