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家庭必備小茶方(8)(2 / 3)

功效:清熱、利濕、退黃,適用於黃疸型肝炎。

用法與宜忌:每天1劑,少量多飲。

雞骨草茵陳茶

原料:綠茶6克,雞骨草30克,茵陳15克。

做法:將雞骨草和茵陳放入鍋中,加450毫升水煮開15分鍾,再加入綠茶同煮1分鍾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退黃,適用於肝膽濕熱型黃疸輕症。

用法與宜忌:每天1劑,隨時溫飲。

五味子蜜茶

原料:綠茶3克,北五味子5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北五味子用文火炒至微焦,與綠茶一同放入杯中,加沸水衝泡,5分鍾後加入蜂蜜拌勻即可。

功效:補腎益肝,適用於慢性肝炎、肝虛目眩、腿軟乏力、精神衰弱等症。

用法與宜忌:每天1劑,分3次溫飲。

枸杞茶

原料:紅茶3克,枸杞子10克。

做法:將枸杞子放入鍋中,加500毫升水煮沸,衝泡紅茶即可。

功效:益肝明目、潤肺補腎,適用於肝炎、肝硬化等症。

用法與宜忌:每天1劑,代茶飲用。

【脂肪肝】

脂肪在肝髒貯積過多,必然導致肝髒的“肥胖”,就是通常所說的脂肪肝。肝髒中脂肪積聚過多,勢必影響各種功能的正常發揮,引起多種疾病,如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其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防治脂肪肝,首先要避免脂肪堆積,控製體重。茶本身有消食消脂的功效,是控製肥胖的良好飲品,配合一些具有清熱消脂功效的茶材泡茶飲用,很適合脂肪肝患者作為輔助治療的方法。

烏龍降脂茶

原料:烏龍茶5克。

做法:將烏龍茶放入有蓋的茶杯中,用開水衝泡,加蓋悶泡10分鍾即可飲用。每杯可連續衝泡3~5次。

功效:消脂減肥,適用於各種類型的脂肪肝。

用法與宜忌:代茶,頻頻飲用。

荷葉消脂茶

原料:荷葉5克,枸杞子、何首烏各10克。

做法:

1.將荷葉放入沸水中汆燙至葉片顏色變深,取出備用。

2.將其餘藥材洗淨去除雜質,備用。

3.鍋中放入700毫升水,將所有原料以大火煮沸後,蓋上鍋蓋轉小火續悶煮約25分鍾後,濾汁飲用。

功效:消脂減肥,對脂肪肝有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

用法與宜忌:少數人服用何首烏可能會出現肝損傷、皮膚過敏、眼部色素沉積、腹痛、泄瀉等症狀。應立即停用。

荷葉山楂丹參茶

原料:荷葉、山楂、丹參各10克。

做法:將以上原料放入杯中,加開水衝泡,即可飲用。

功效:荷葉清熱解毒;山楂消食除脂;丹參活血化淤。經常飲用此茶可預防和降低脂肪堆積,預防脂肪肝。

用法與宜忌:每天當茶飲,不拘時。

【失眠多夢】

失眠就是睡眠時間、深度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勞、恢複體力與精力,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酣,時寐時醒,或醒後不能再寐,重者徹夜不寐。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包括由於情誌、飲食內傷,或病後及年邁,稟賦不足,心虛膽怯等。失眠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是長期下來對健康和情緒的影響極大,甚至不亞於一些重大疾病。

容易失眠的人其實是不能喝茶的,但可以選擇一些具有鎮靜助眠、養血安神功效的中藥茶材泡水代茶飲用,對防治失眠很有幫助。

絞股藍紅棗茶

原料:絞股藍10克,紅棗3顆。

做法:將每個紅棗切開,和絞股藍一起用紗布包好,放入杯中,加沸水衝泡即可飲用。

功效:絞股藍有安神養性、延緩衰老、改善腦力活動、提高大腦機能的作用,另外還有一定的鎮靜、催眠、抗緊張的作用,可改善失眠狀況;紅棗有平胃氣、通九竅、安心神的作用,對於飲食或情誌原因引起的失眠效果顯著。此茶健腦益智、鎮靜安神,對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有很大幫助。

用法與宜忌:代茶隨時飲用。

柏子仁茶

原料:炒柏子仁15克。

做法:將炒柏子仁揀淨雜質,除去殘留的外殼和種皮,輕輕搗碎,放入茶杯中,加開水衝泡,代茶飲。

功效:養心安神,潤腸通便。適用於血虛不能養心所致的失眠多夢、心悸,以及老年、婦女產後血虛、腸燥、便秘等症。

用法與宜忌:每天1次。

桂圓紅棗茶

原料:桂圓肉10粒,紅棗7顆。

做法:

1.將紅棗洗淨,用水泡軟,去核備用。

2.將桂圓肉一片片分開,用溫水稍泡,洗去雜質。

3.將紅棗和桂圓肉放入杯中,加入開水,蓋上杯蓋悶15分鍾即可。

功效:補血安神,助睡眠。

用法與宜忌:每天睡前飲用。身體燥熱的人慎用。

地黃安神茶

原料:熟地黃10克,枸杞子、當歸、桂圓肉各5克。

做法:將所有原料裝入茶包,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悶10分鍾即可飲用。

功效:滋陰養血,理氣安神。主治失眠症。

用法與宜忌:每晚臨睡前飲用,不宜多飲。

枸杞菊花茶

原料:枸杞子10克,杭菊花5克。

做法:將枸杞子和杭菊花放入瓷杯中,加入沸水衝泡,加蓋,浸泡10分鍾即可飲用。

功效:安神補腦,助睡眠。

用法與宜忌:不拘時代茶飲用。

酸棗仁枸杞茶

原料:酸棗仁、枸杞子各10克,甘草5克。

做法:將以上原料用茶包包好,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5分鍾即可飲用。

功效:此茶能安神、補血,幫助入眠。

用法與宜忌:每晚臨睡前飲用1杯。

【感冒】

感冒是最常見的疾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由於四季氣候不同,病邪與患者體質各異,其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大體上可以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大類,其中可以有夾暑、夾濕和體虛等情況。應根據不同的症狀特點,選擇適當的藥茶進行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