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娘娘道:“何以見得?”
北飄渺道:“男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女人愛上了男人,不是蠢又是什麼?”
煙花娘娘頓了頓道:“我承認我蠢,但你更是蠢得可憐,一個女人不斷去傷害真心愛著自己的男人,而且還親手殺了他,這才是真的蠢,也罷,我不殺你,你會後悔的,我要讓你一直悔恨下去。”
說完,煙花娘娘便縱身飛走,跟上了已經遠去的西邪和東毒。
北飄渺愣愣回味了一番眼花娘娘最後一段話,不知不覺,她瞎了的眼中留下了一滴眼淚。
“我這是後悔了麼?”北飄渺茫然不知所措。
……
江南國共有四道三十二郡,四道分別是金陵道、錢塘道、武夷道、江南西道,每一道都下轄八個郡,其中尤以國都金陵城所在的金陵道最為繁華強大。
而第二繁華強大的就是錢塘道了。
錢塘道最繁華最大的城池就是錢塘城。
錢塘城是有一個很美的湖泊叫做西湖,類似於江君郎前世的那個西湖。
前世的西湖,曆來為世人稱讚,宋朝林升有:“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雖然貶斥的是達官貴人的沉淪,卻也能從側麵反映出西湖的銷魂。
除此之外,更有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麵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蘇東坡的“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及“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王瀛的“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及“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
張寧的“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楊萬裏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鍾禧的“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一年。”董斯張的“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等等。
這個世界的西湖就類似於前世的那個西湖。
今日是十二月二十,雖是寒冬時節,錢塘城卻有一輪明日當空。
西湖之畔,一家三口,父親身著儒生服飾,母親襲著端莊裙裾,發髻微卷,二人中間,一個不到十歲的孩童伸出稚嫩雙手,左手牽著父親的右手,右手牽著母親的左手,顯得生機勃勃。
孩童叫楚鳳。
楚鳳指著前方一座傾圮的寶塔,詢問道:“父親大人,那可否就是雷峰塔?”
父親楚達夫聞言點頭道:“正是西湖雷峰塔。”
雷峰塔原建在雷峰上,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淨慈寺前。
雷峰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餘脈,瀕湖勃然隆起,林木蔥鬱。
雷峰塔相傳是很多年前一個王爺為慶祝愛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愛妃塔”,但民間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為雷峰塔,原塔共七層,重簷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
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標誌,曾幾何時雷峰塔與錢塘城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對,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譽,西湖上亦呈現出“一湖映雙塔,南北相對峙”的美景,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橫空,別有一番景色,故被稱為“雷峰夕照”。
後來因為戰亂,塔外部樓廊被燒毀,塔基磚被盜竊,致使塔傾圮。
雷峰塔倒塌後,不僅“雷峰夕照”成了空名,而且“南山之景全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
望著傾圮的雷峰塔,楚鳳道:“雷峰塔為什麼倒掉了呢?”
母親舒慧芬聞言,騰出手來捏了捏楚鳳的耳垂,目光轉向一旁的楚達夫,等待丈夫的回答。
楚達夫這時卻看見雷峰塔前豁然屹立著一位中年男人,麵孔顯黃,黃裏帶白,一副疲弱的身體,瘦得叫人擔心,泛白的雙唇之上,一撮胡須呈隸體一字排列。
沒有絲毫猶豫,楚達夫當即拉著妻與子走上前:“書人先生,想不到在這裏能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