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重見天日時,看下時間,從出站後一個多小時裏,我們一直都在地下圈裏轉悠。生活處處都是圈兒,進來了就甭想出去,除非你翹辮子了。
從地鐵站上得地麵後,我就看到天安門就在不遠處,隻有一街之隔。但是可望不可及,因為要排隊過安檢。
過安檢後,進入地下通道橫穿過長安街到達天安門這側。天安門前,執勤站崗的有穿軍裝的,也有便衣,看起來挺酷。
穿過天安門,然後又穿過幾道門,就到了憑票進入的地塊。好在老於提前兩天就把票給買好了,隻需刷身份證即可進入。
盡管隻沿著中軸線走馬觀花地遊覽了幾個主要宮殿,但依然讓人感覺宏偉大氣。
在遊玩時,我向來都隨性隨意,從不刻意去記一些東西。所以,不要問我在參觀故宮的過程中依次經過了哪些門、去過哪些宮殿。
走出故宮博物院,緊接著我們又去了後海。後海有不少酒吧,酒吧裏都有駐唱或說相聲的,為的就是招徠生意,對於駐唱人員,男生帥氣些,女生漂亮點,不在話下。
逛完後海酒吧街,我們就近去了恭王府。雖說王府無法與故宮相比,但規模也相當可以了,畢竟曾是史上第一貪和珅的府邸嘛。
從恭王府出來時,已到傍晚。接下來去哪兒呢?西單!
在西單沒怎麼逛,就沿著大街邊走邊望,之後便找了家餐館坐了下來。我極少喝酒,老於也知道,自不會逼我。但“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小酌一下是可以的。
老於說我沒怎麼變,還跟大學時一樣,我也這麼覺得。我也沒覺出老於有啥變化。有些東西,一輩子都一個樣。變不了,就看你裝不裝。當然,我們所指的並非用眼就可看到的外在的東西,而是要通過相處才能感知的無形的東西。
吃過晚飯,便回了老於的住處。
北京,寸土寸金。老於是在三環租的房子,一間小屋,一張床,月租近千。
第二天,沒有起早去看升旗。吃過早飯就進發圓明園。
圓明園不小,但空曠到沒啥可圈可點之處,廢墟都算不上,給人的感覺就是一般的公園。在我看來,這樣的景點需買票進入是不應該的,雖然區區十塊錢,但依然會減少不小的參觀人次:人們本想多來幾次,可能就因為買票而隻來一兩次。讓我更不解的是,園中的西洋樓處斷壁殘垣遺址還要另外收費。我們一方麵想要大家尤其是後代,銘記這段恥辱曆史,一方麵卻在金錢上計較,多少有些不妥。了解和銘記屈辱的曆史不應該使人消費。
來圓明園的人有不少,但全程就看到兩個結伴而行的外國人,我特想問一句:“你們哪來的那麼大勇氣來這裏?”
在某軍校任教的顧同學也在北京,我們約好在北大會合。所以結束圓明園之行後,我和老於徑直前往北大。
沒想到北大也是一景點。雖是免費,但遊客需要排隊刷身份證進入,因此北大門前有不少借機謀利的人,就是他們可以帶你直接進入校園。
從北大出來,我們去了頤和園。
至此,北京之行基本上就結束了
晚上,我們一起吃了個飯。
告別總是難免的。
老於送我去火車站,又得換乘地鐵。對於北京的地鐵,我有些意見:首先,進地鐵站要安檢,很不方便;再者,地鐵的價格也不能算便宜。
快到站時,老於說,我就不出站送你去了,我這一出一進就是五六塊。我跟老於不客氣,更不會計較,沒外人,該花就花,能省則省。
在馬上要下地鐵說再見時,心裏莫名湧起些傷感。平時覺得沒什麼,一旦到了臨行分別就情不能自已。
踏上離京返濟的列車,北京一行畫上了句號。
一天多的時間,遊覽了五六處景點,多虧了老於這一食宿玩全包的向導。
我相信,這一遭絕對不虛此行,多少對我有些影響。
後記:一晃,從北京回來都將近一個月了,期間一直都沒抽出時間記錄北京一行。五一假期哪也奔不了了,得以完此流水賬小文。
——千金馬(千金一諾,馬到功成)
2016.5.1
注:行文中有些圖片,由於無法上傳,暫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