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什麼是遺傳毒性(1 / 2)

毒素是“慢性殺手”,它不會立即發作,但卻會慢慢品嚐人類的“痛楚”。為了子孫後代,也為了兒女的健康成長,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積極創造無毒的生活環境,才是當務之急。

有“毒”相伴

有句歌詞唱的是“永遠到底有多遠?”那麼,你知道有毒素相伴的日子有多長嗎?是一生。

這還要追溯到胎兒還在母親子宮內發育的時候。在未出世之前,胎兒就像是母親體內的寄生蟲,通過一根纖細的臍帶與母體的循環係統相聯係,靜靜地躺在子宮內汲取需要的一切營養。當然,這些循環係統中也包括維護身體不受侵害的免疫係統。

胎兒雖然在母親體內發育,但胎兒畢竟不是母體的一部分。出於自身防衛的條件反射,母嬰兩套免疫係統間會產生排斥反應,這也是很多母親在懷孕期間身體會產生浮腫的原因之一。但是,生命的誕生是不允許這種排斥反應持續強烈存在的,否則,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過程就會中途破產。所以,鑒於此,孕期母親身體的免疫力被降低了。

還有什麼時機會比這更好呢?毒素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當準媽媽們不注意的時候,毒素便會偷偷穿越平時不能跨越的免疫係統,進入人體,並且直接滲透到血液循環係統中去。要知道,血液循環係統是母嬰賴以溝通交流的主要途徑,侵入人體的毒素輕易就掌握了要害,它們會隨流動的血液一路行進到子宮。相比之下,尚在發育的胎兒免疫力更為脆弱,根本阻擋不了毒素的入侵。這種入侵造成的傷害是終身的,可能在子宮內,也可能在孩子出生後的成長過程中。

據資料統計,我國每年平均會因毒素影響產生100萬的畸形嬰兒,其中大約有1/3的患兒會在出生不久後死亡。平均每10個家庭,基本上就有一個生過先天畸形的嬰兒。而導致這些悲劇的毒素就來自化妝品、洗滌靈、染發劑、洗發水和止吐藥等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化學物質。如果孕期的母親不懂得這些知識,或者稍一疏忽,這些生活品中的毒素便會趁虛而入,潛藏在體內,日後通過母嬰垂直傳播侵害胎兒。

遺傳密碼“黑客”

有一部分的毒素會通過母嬰垂直傳播貽害後代,但是也有一部分的毒素毒性更為劇烈,它們會直接損傷細胞內的染色體和基因密碼,造成遺傳病,堪稱“遺傳密碼黑客”。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俗話又說:一豬生九崽,連母十個樣。這都是為什麼呢?全因為生物細胞內有一套完美的基因密碼,人體自然也不例外。在我們人體的細胞內,擁有23對獨特的染色體,正是這些染色體保證了親友間的相似性。然而,經過科學家多年的研究發現,染色體上有緊密排列的遺傳密碼——基因,它們在染色體上的排列次序又保證了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不過放心,正常的染色體和基因是不會讓你在觀眾麵前難為情的,怕就怕這些“密碼”的正常秩序被某些因素打亂,例如毒素。

自然界中有種植物,它的細胞內由於染色體是正常數目的兩倍,因此,這些植物又被稱為“多倍體”。多倍體果實的體型巨大,發育期超長,可以長到讓你對它不再感興趣。人的多倍體會不會也像植物多倍體一樣不可知,但肯定是不正常的。最典型的是一種染色體缺失症,會使人的智力發育產生障礙。有些毒素會直接幹擾基因密碼的排序,使遺傳密碼發生變化,引發更為嚴重的後果。目前,我國每年出生的2000萬新生兒中,約有80~100萬是缺陷兒,發生率最高的4種出生缺陷為:神經管畸形、唇齶裂、先天性心髒病和腦癱,其中約有1/5的遺傳病就是基因密碼突變所致。

平時,人體細胞內的這些遺傳物質是比較穩定的,不會輕易地因為某些因素而改變自己的排序方式。孕期則不同,胎兒在10個月內快速地成長,不斷地進行基因複製和重組,這時期的遺傳密碼是相當活躍的,也最容易受毒素的幹擾。就如酒後駕車一樣,出“事故”的概率是很大的。尤其是熒光類放射性物質,最容易引起遺傳物質的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