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精神毒素的來源(1 / 1)

精神排毒法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比較陌生,人們往往認為所謂的排毒無非就是做幾個必要的排毒療程、吃點排毒的藥物或者食物,更或者是高消費的洗腸。實際並非如此。健康專家們認為,身體是反映一個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態的鏡子,隻有精神健康,才有身體上的健康。如果不能讓身體徹底的放鬆,做什麼都是沒有意義的。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精神同樣需要排毒。

心理疲勞產生毒素

心理疲勞是潛伏在人們身邊的一個“隱形殺手”,它不會馬上引起健康方麵的麻煩,但是卻會不斷地積累。當達到一定的“疲勞量”的時候,就會像慢性中毒那樣,使人的精、氣、血耗損過度,引起髒腑功能紊亂,形成慢性疲勞綜合征,導致各方麵的疾病。

現代醫學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心理疲勞往往是由長期的精神緊張、壓力、反複的心理刺激和惡劣的情緒相互作用而逐漸形成的。心理疲勞超越了個人心理的警戒線,當警戒線崩潰的時候,各種疾病就會乘虛而入,不斷產生。在心理上,會造成心理障礙、心理失控,甚至出現心理危機,表現為緊張不安、動作失調、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渙散、工作效率下降等;在精神上,會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在身體上,則會引發一係列軀體疾病,如偏頭痛、高血壓、缺血性心髒病、消化性潰瘍、支氣管哮喘、月經失調、性欲減退等。

壓力產生毒素

在正常的身體條件下,人體是具有一定的忍受壓力的能力的。但是,當人的情緒大起大落或者受到的壓力超過了忍耐力時,人體就會產生一種叫可的鬆的激素。這種激素會抑製人體免疫係統能力的發揮,妨礙排毒器官排出人體內的垃圾和毒素,還可能導致某些細胞組織的癌變。

據有關調查發現,60%到90%之間的疾病都與壓力過大有關。現在,至少有一半的城市白領會抱怨來自各方麵的壓力過大,使他們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換個角度來講,壓力已經成為人們體內精神毒素的主要來源,是危害健康的罪魁禍首。

焦慮產生毒素

曾經有人這樣說,當今的時代是一個“焦慮的時代”。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現在很多人總是莫名地擔心將來會怎樣,不知不覺中把危險無限地放大,感覺生活周圍危機四伏,以至於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明知道沒必要如此費心,但已無法自我解脫。焦慮已成為現代人普遍的“心病”。

焦慮,這種杞人憂天式的精神緊張來自內心的威脅,心理學上稱之為“心理炒股”,並非來自真實環境。因此,焦慮症還包括強迫症、恐懼症、心理障礙等。

通過自我調節和與周圍人的積極溝通,大部分患有焦慮症的人可以恢複到正常的心理狀態。但是如果極度緊張的情緒持續3個月以上,並出現失眠、心慌、頭痛、困倦、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坐立不安、記憶力減退、植物神經係統紊亂等症狀,就是患嚴重焦慮症的表現了。此時應該找心理醫生進行對症治療。

抑鬱產生毒素

抑鬱症通常表現為長時間的情緒低落、悶悶不樂或悲痛欲絕,也可能對日常生活喪失興趣,精神萎靡不振,失去自信。這些心理上的憂傷常常會給人帶來身體功能上的失調,使人表現出失眠、疲勞、無精打采、表情冷漠、性欲喪失,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自殺等極端消極的傾向。

患上抑鬱症後,人體免疫功能會大不如前,生理機能嚴重減退,社會交往、工作和生活能力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心理學家常常將這種現象歸結為“人體內在動力”缺乏。

傳統觀念中,男性常常被要求去獨立處理自己的問題,而不讚成他把自己的情感盡情表達出來,或是尋求別人的幫助或撫慰。因此,許多男性已習慣於情感被長期壓抑,而不像女人那樣想辦法把自己的情感盡情釋放出來,以排泄焦慮的心情,這使得他們的秉性變得更加急躁且易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