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場比賽中,穆裏尼奧也暴露出了其自身戰術指揮的短板。相比於瓜迪奧拉在失球後果斷將阿爾維斯推上中場的魄力,皇馬主帥多少顯得有些猶豫和遲鈍,幾次對位換人沒能收到成效,以至於沒能給巴薩造成任何麻煩。整場比賽,穆裏尼奧防守反擊的初衷並沒有錯,但放棄控球,甚至在攻防轉換中也一味信奉機會主義,則不僅影響了戰局,也影響了皇馬將士的士氣。

另外,作為防守反擊的最重要環節,斷球和阻截次數的多少決定了一支球隊是在進行被動防守還是蓄勢待發,而在這場比賽中皇馬顯然隻屬於前者。當對手巴薩可以在每次失球後都保持3人3角的陣形進行包圍施壓時,皇馬的反搶則看上去更像是散兵遊勇的決死一擊,這不僅體現了雙方球員默契程度的差距,也體現了皇馬的轉移球線路過於單調機械的事實,從而給了對方輕易瓦解進攻的機會。

四中場與未來之路?

聯賽1:3,國王杯2:3,麵對接連兩次來自巴薩的重創,很難說穆裏尼奧是否感受到了強烈的挫折感。但隨後發生的故事多少還是讓支持他與皇家馬德裏的人們感受到了這名性格主帥強烈的“求生欲望”。

國王杯第二回合麵對巴塞羅那,由於迪馬利亞無法出戰,皇馬使用了狀態回升的卡卡與厄齊爾的雙前腰組合。很難說這次改變是穆裏尼奧的無奈之舉還是刻意為之,但至少從比賽的過程來看,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嚐試。由於在前場擁有了卡卡和厄齊爾兩個出球點,皇馬難得地在對陣巴薩時展現出了豐富的進攻套路,給對手造成了實質性的壓迫。體現在球場上,白衣軍團的控、帶球變得更加從容,也更加有效,而巴塞羅那人卻在最後20分鍾的領先局勢下,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在這場比賽中,皇馬的2名邊衛科恩特朗和阿韋羅亞多數時候都固守在防守位置上,但由於穆裏尼奧在賽前的戰術布置中增加了對控球推進的要求,皇馬還是打出了層次豐富的立體進攻。

重溫這次比賽的過程可以發現,C羅多數時候在前場遊弋,和中鋒形成雙威脅;厄齊爾、卡卡、阿隆索和迪亞拉則組成了兼顧控球和攔截的4中場配置。在中場爭奪變得越來越重要的時代,以4-3-3為代表的3中場戰術逐漸成為標配,要對這一戰術進行克製,自然需要增加中場人手,即便是以犧牲一條邊路為代價也要換取中路優勢。這種戰術雖然有些類似AC米蘭和尤文圖斯擅長的4-3-1-2,但更像是穆裏尼奧對死敵巴薩的效仿——後者在本賽季已經多次將法布雷加斯放在前腰位置和傳統3中場組成菱形站位,再依靠梅西優秀的個人能力和靈活跑位製造邊路殺傷。

在進攻中,一旦一名前插的邊衛與拉邊的前鋒形成兩翼,等於瞬間變陣為3-6-1,使中場比任何對手都擁有更多的球員,而防守的隱患則通過默契的前場反搶來完成。應該說,這正是穆裏尼奧本場比賽想要效仿的戰術。

雖然在執行層麵,球隊還存在著2名前腰回撤支援中場的力度不足和下半場開場階段回歸高舉高打無果等瑕疵,但至少這一次,穆裏尼奧的球隊在和巴薩的對攻中沒有處於下風,這無疑已經是巨大的進步。至於未來葡萄牙人會在更加熟悉西甲的基礎上將這次嶄新的嚐試當作戰術革新的起點,還是隻會像使用3後腰一樣將其當成特殊比賽的奇術變招,也許在這個賽季結束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得到答案。而對穆裏尼奧戰術細節造詣的評價,想必留到那時也自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