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食管腫瘤的防治(2 / 2)

乳腺纖維瘤的治療

乳腺纖維瘤是乳腺小葉內的纖維組織和腺上皮同時增生所形成的,是乳房最多見的良性腫瘤。它的形成與卵巢功能旺盛致雌激素水平過高,過度刺激乳腺組織;或乳腺局部組織對雌激素的敏感性異常增高有關。組織學上表現為上皮組織和纖維組織增生,外周具有完整的包膜。

中醫認為乳腺纖維腺瘤屬“乳核”範圍。多由心情不舒造成,肝氣鬱結或憂思傷脾使脾失健運、生痰生濁,以致痰濁與氣血凝聚而成積塊。亦與肝腎不足、衝任失調導致月經不正常有關。

乳腺纖維瘤是良性腫瘤,惡變的可能性較小,一般在1%以下,它生長緩慢,可在數年內無變化。更年期出現纖維腺瘤演變為乳腺癌的危險性增加,應給予高度重視。此外,在短期內腫塊迅速增大,尤其在妊娠和哺乳期者,在原切除腺瘤部位多次複發,尤其是術後l~2年內複發患者,應特別注意癌變可能。定期檢查腫塊大小和質地的變化有助於早期發現是否癌變而及時治療。

乳腺纖維瘤在青年女性發病率高,若在中年時期發病則惡變率較高,所以要充分重視。一般腫塊常常在無意中發現,大多數在洗澡時被觸及,一般為單發,但約有15%患者可多發,或在雙側乳房內同時或先後生長,腫塊呈圓形、橢圓形或結節狀,大小不一,直徑多在0.5~5厘米,邊界清楚,表麵光滑,質地中等,有硬橡皮樣彈性感,在乳房內極易推動,長時間不會破潰,一般無乳頭出水及腋窩淋巴結腫大。腫塊生長緩慢,但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可迅速增大。腫塊一般不痛,僅有14%左右有輕度疼痛,腫塊大小與月經周期無關,此種腺瘤如果是在乳腺增生病基礎上發展而來,那麼腫塊邊界可以不清,活動度可稍差。B超、X線攝片常可明確診斷。

中醫辨證治療

適用於纖維腺瘤術後複發以及多發性纖維腺瘤體積較小、生長緩慢者,可選用柴胡6克、仙靈脾15克、鹿角片12克、天冬9克、莪術15克、石見穿30克、海藻15克、牡蠣30克、山甲10克、製香附9克、廣鬱金12克。多發性者,加黃芪30克、黨參30克、當歸10克,煎水飲服;或選用小金丹,每日l支,分2次口服。

手術治療

乳腺纖維腺瘤一般較難消散,傾向手術治療。經臨床觀察發現,手術時年齡越小,術後複發率越高。臨床上對25歲以上婦女,無論腫塊大小,若藥物治療療效不佳,均應考慮手術摘除。此外,纖維腺瘤有在妊娠期或哺乳期迅速增大的可能,可在懷孕前切除。

心理療法

纖維腺瘤多屬於良性,很少發生癌變,故要解除思想顧慮,保持樂觀穩定情緒,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飲食療法

多進食新鮮蔬菜水果,避免進食激素喂養的家禽及含激素的保健品,少食高脂肪食物及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