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軀體按摩常用穴位(2 / 2)

功用

清腦明目,增加視力,消除眼疲勞,預防皺紋,健美雙眼。

現代研究證明,按摩眼周可改善眼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調節視覺神經和動眼神經的功能,並能使眼肌疲勞得到緩解,還能延緩眼瞼皮膚下垂和眼周皺紋的出現。

應用

對近視、遠視、散光、斜視、眼底痛等均有防治作用。

注意事項

患眼病(急性炎症)時不宜按摩;眼區比較敏感,手法宜輕柔,按揉時以有酸脹感為度,不可用力過猛;可配合使用美容營養霜等化妝品,先塗於眼周再做手法,更增加效果;每次操作前均應洗手,並清潔眼周。

耳部美容按摩法

耳通過經絡與全身各個部位相聯係,這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述。古代養生家提出“耳宜常彈”,作為聰耳健耳方法,後人至今仍沿用此法防治耳疾。紅潤柔軟、具有光澤的耳廓,是容貌健美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

操作方法

揉捏耳廓將兩手食指分別置於兩耳內側,拇指置於耳背部,揉捏整個耳廓30次。

推擦耳廓將兩手掌麵橫置於兩耳廓上,均勻用力向後推擦耳廓,回手時將耳背壓倒再向前推擦,如此反複10~15次。

擊鳴天鼓又稱掩耳彈枕。兩手掌心緊掩兩耳孔,餘指放在耳後枕部,兩手食指指麵架在中指的指背上,用食指指麵輕輕彈擊後枕部10次。然後,手指緊按枕部不動,掌心驟然離開耳孔,放開時耳內出現“嗡嗡”響聲,如此連續開閉放響10~15次。

指擦耳後將兩手食指指麵置於耳後相當於耳穴降壓溝處,做上下推擦,至耳後出現熱感為止。

功用

益耳助聽,健美耳廓。

研究證明,按摩耳部和擊鳴天鼓可以調整髒腑,保護聽力,使耳廓柔潤光澤,並能恢複機體髒腑的功能。

應用

采用此法可預防聽力減退,防止耳廓出現脫屑、丘疹等皮膚病變。

鼻部美容按摩法

鼻居麵中,位置顯要。鼻形美觀,鼻竅通利,為美麗容貌的重要組成部分。

操作方法

推擦鼻部兩手五指並攏,兩手食指放於同側鼻部,從迎香穴向上推擦至鼻根部,共約30次,使之產生輕微的溫熱感。

按揉穴位用中指指端按揉迎香穴30次,然後再按揉素骸穴30次。

捏壓鼻根用右手拇食指指麵捏壓鼻根部,用力不宜過大,連續捏壓30次。

功用

健鼻利竅,潤澤皮膚,美化外形。

實踐證明,按摩鼻部可以促進鼻粘膜的血液循環,利於鼻內粘液的分泌,並能促進粘膜上皮細胞的纖毛擺動,可增加鼻粘膜的抗病能力。同時又可使鼻根挺直隆起,保護和增加鼻形美觀。

應用

除用於鼻部健美外,還可用於防止各種鼻病,預防感冒。

口齒美容按摩法

牙齒不僅是咀嚼器官,也是控製發聲的重要門戶。牙齒、牙齦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係到人體的健康和美容。因此保持牙齒、牙齦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古代養生家很早就提出“齒宜常叩”、“津宜常咽”。

操作方法

叩擊牙齒心靜神凝,口唇輕閉,然後上下齒互相輕輕叩擊30次。

攪拌舌頭先將舌尖抵於上唇之內、門牙之外,舌尖順著牙床向左右方向各攪動10~15次,然後做吸腮動作10~20次,將口中唾液分三次慢慢咽下。

按揉齒齦將手洗幹淨,以食指伸入口內,用食指指腹沿牙齦內外側橫行摩擦,往複10~20次,再以食指指腹對牙齦按揉2~3分鍾。另一法:將手洗幹淨,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指腹貼附在牙齦上,做前後方向橫行按揉,同時作豎向移動,約2~3分鍾。

按揉頰車將兩手拇指指腹壓於兩側頰車穴上(咬牙時兩頰部突起處的中點),按揉30~40次。

功用

堅固牙齒,防治牙病,滋潤咽喉,引津助運。

實踐證明,常叩擊牙齒和按摩牙齦可鞏固牙根和牙周組織,保護牙齦,預防牙齒鬆動;又可興奮牙的神經、血管和髓細胞,配合咽津,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應用

除用齒部美容外,還可用於牙鬆、口幹舌燥、咽喉疼痛、消化不良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