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飲茶有益健康(1 / 3)

飲茶可以長壽的觀點,現在已越來越多地為全世界人民所認識了。茶葉之所以能使人健康長壽是由於它所含的有效成分所致。茶葉中含有種類繁多的化學成分,有機物與無機物都有。其中,有些成分是人體所必需的,一旦人體缺少了這些成分就會顯示出病態,形成缺乏症;另一些成分雖並非人體生理所必需,但可以借助它來防治某些疾病。

飲茶的保健作用,自古以來就有記載。早在仰韶文化時代古人就發現茶樹的鮮味可解毒,作為藥材使用。明朝顧之慶的《茶譜》言道:“人飲其茶能止渴,消食,除疾,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人固不可一日無茶。”蘇東坡一句名言“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全七碗茶”,此是告訴人們不要像魏帝那樣企圖尋找什麼長生不老的仙藥,隻要七碗茶就行了。可見古代對茶的功效早已有認識。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茶與健康的關係十分關注。研究結果表明,飲茶可降低人體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減少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降低血清膽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預防心血管疾病。

茶葉中的咖啡堿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能強心、利尿、促進血液循環;飲茶能使人的思維活動迅速、清晰、精神振奮。咖啡堿能興奮骨骼肌、消除肌肉疲勞;茶堿能幫助溶解脂肪,可消食、解膩、減肥;咖啡堿和茶堿都能擴張心髒冠狀動脈及支氣管,對改善心肌供血及支氣管痙攣引起的氣喘有好處。

茶葉中的鞣酸對胃腸粘膜有收斂作用,還能凝固細菌蛋白,有抑菌止瀉作用。此外,鞣酸還能中和堿性食物,對酒精中毒有中和解毒作用,故有飲茶解酒之說。

目前對茶葉與人類癌症的關係尤為重視。國內外許多學者從腫瘤的發生和增殖的不同階段對茶葉進行了抗突變性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綠茶、烏龍茶、紅茶、花茶以及新提取的茶葉成分茶多酚、兒茶素等,對一些化學致癌物質如黃曲黴毒素、苯並(a)芘和N-亞硝基化合物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而且對一些明確的化合物如香煙濃縮物、烤魚所生成的致變物也均有抑製作用。

氟是人體所需微量元素之一,缺氟就會影響骨骼和牙齒的健康,而茶葉是含氟較多的天然飲料,因此,飲茶可防齲齒。

茶葉中的兒茶精有中和放射元素和減少原子輻射傷害的作用,可對抗城市輻射汙染,故被譽為“原子時代的飲料”。

盡管飲茶的好處很多,但並非“有百利而無一弊”,如過多飲茶可引起貧血。在以色列,茶是嬰兒的普通飲料,那裏的嬰兒缺鐵性貧血發病率竟高達26%~68%。原來,茶中的檬酸在腸道內可與鐵生成不溶性的凝酸鐵鹽,鐵就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由於鐵的吸收受到影響,使體內鐵的貯存量降低,久之就出現貧血。

由上可知,飲茶必須得法,若飲用不當,非但無益於健康,反會禍及身體。

1.空腹不宜飲茶:因為空腹喝濃茶,會抑製胃液分泌而妨礙消化,甚至引發眼目昏花、心慌心悸、胃腸不適等“茶醉”現象。

2.睡前不宜飲茶:臨睡前喝濃茶,會過度興奮神經,引起失眠或加重神經衰弱等症狀。

3.便秘不宜飲茶:因為茶中的鞣酸有收斂、減緩腸蠕動作用,會使排便更困難。

4.發熱不宜飲茶:因為飲濃茶後,茶堿成分會提高人體溫度,加劇發熱。

5.服藥不宜飲茶:由於茶中的鞣酸很容易與藥物中的蛋白質、含鐵化合物等產生化學作用而降低藥效,因此不宜用茶水衝服藥物或服藥後立即喝茶。

6.胃病不宜飲茶:因為茶中咖啡因刺激胃、腸粘膜,增加胃腸不適,加重潰瘍創傷。

7.肝病不宜飲茶:因為茶中的咖啡堿絕大部分經肝髒代謝。肝病患者肝功能總有不同程度降低,飲茶過濃,就會加重肝組織損害。

8.心悸不宜飲茶:因為茶堿能促使心跳加快,使患者常處於興奮狀態而得不到良好休息。

9.兒童不宜飲茶:因為濃茶中多酚含量太高,常能引起兒童缺鐵性貧血。

10.孕產婦不宜飲茶:因為茶中的咖啡因直接作用於人體,從而加重心腎負擔,重者還易誘發妊娠中毒症。

那麼,又怎樣飲茶呢?

一般的原則可根據不同的體質、年齡,以及工作性質、生活環境等條件,選擇不同種類的茶葉,采用不同方式飲用。

從生活環境方麵來說,在水含酸性大的地區,以飲濃綠茶為宜;在堿性大的地區,以飲花茶為宜,其次為紅茶,再次為綠茶;而水質優良的地區,不論喝紅、綠、花茶,都能品出茶的色香味。

從體質方麵看,身體健康的成年人,飲用紅綠茶均可;老年人則以飲紅茶為宜,可間接飲一杯綠茶或花茶。但茶湯不宜過濃,因為過多地飲濃茶會使體內水分急增,加重心髒和腎髒的負擔,尤其飯後不宜飲濃茶。據介紹,飲用太多的濃茶,還會產生維生素B1缺乏症,影響人體內對鐵元素的吸收。

從工作性質看,地質勘探者、軍人、體力勞動者、經常接觸放射線和有毒物質的人員、醫生、護士都應飲些濃度較高的綠茶。

睡眠不好的人,平時應飲淡茶;有習慣性便秘的,應飲淡紅茶;患有前列腺肥大的人,宜飲花茶;手術後的病人,宜飲高級綠茶,以利於傷口愈合;屬於心動過緩或竇房傳導阻滯的冠心病人,可多飲點紅、綠茶,以利於提高心率。

此外,掌握好泡茶的技巧,亦是合理飲茶的重要方麵。這裏有二點需要注意:一是茶葉用量;二是水的溫度。

高檔名茶一次衝泡過多,影響了名茶的清幽,淡香的真味;低檔茶用量過多,太濃,難以入口。一般地說,如一人獨飲,用高檔茶葉2.5~3克,中低檔茶葉3~4克為宜。

泡茶的水溫,應視水質與茶類等級而定。若水質優良,水燒到剛滾起即可;如果水質不佳,就要多煮一會,使雜質沉澱。此外,泡茶的水溫應掌握“老茶宜沏、嫩茶宜泡”的原則,所謂“沏”就是用滾開水直接沏茶;所謂泡,就是用中等水溫的開水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