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中年女性的生理特點(3 / 3)

泌尿係統由腎、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組成。腎髒是泌尿係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每個腎由100多萬腎單位構成,一個腎單位包括腎小球和腎小管兩部分。腎小球有過濾的功能,當血流經過腎小球中一些毛細血管球時,可把大量水分、無機鹽重新吸收到血液中去,把部分水、鹽類、廢物排出體外。中年人腎髒清除廢物和重吸收功能均有所減弱。尿中常可見一些微量蛋白、紅細胞,有時會出現尿糖等。

正常成年人兩側腎髒血流量每分鍾約1000~1200毫升,血漿流量每分鍾約600~700毫升,由腎小球濾過的血漿量(稱為腎小球濾過血漿)為180升/日,為全身重量的三倍。腎小球過濾率是測量腎功能的重要指標。研究表明40歲以上成年人,腎小球的濾過率每年平均下降1%左右,因此腎功能是隨著年齡增長而遞減的。

膀胱的功能是儲存尿液和周期性排尿。在人的正常生理情況下,尿液在膀胱內積存到一定程度才引起人們的感覺,而進行排尿。排尿可以受意識的控製。正常成年人膀胱內尿量達到100~150毫升時,就有膀胱充盈感覺,150~450毫升的尿液量是膀胱所能耐受而無不適之感的最大容量,稱為膀胱生理性容量。膀胱生理性容量一般隨年齡及精神因素而變化。中老年人由於膀胱萎縮,因此尿液容量亦減少。膀胱由平滑肌圍繞膀胱頸部形成圓形的組織結構,稱為膀胱底盤。當膀胱充滿尿液時,底盤轉變為漏鬥狀,這樣膀胱頸部開放就能排尿。隨著年齡的增加,膀胱肌層逐漸變薄、萎縮,纖維組織增生,男性中老年人常常因前列腺肥大而影響排尿;中老年婦女常常因子宮脫垂,膀胱膨出,使組織鬆弛,開始時常在咳嗽、大笑、解大便時膀胱壓力增加,尿液外溢產生尿失禁,而後由於控製膀胱收縮神經功能失調,膀胱常不自主地收縮,形成排尿經常失禁、尿急、尿頻或夜尿增多。另外膀胱收縮功能較差,尿液不能及時地排淨,所以膀胱內剩餘尿液亦增多。這樣常會引起尿路感染等病症。尿失禁原因比較複雜,要進行全麵檢查,力求能找出尿失禁的確切原因,采用相應措施,使症狀有好轉或緩解。

女性生殖器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和外陰,卵巢呈扁平卵圓形,位於下腹部,左右各一個。卵巢中含有發育各階段的卵泡,中年人除妊娠其外,每28天都有一部分初級卵泡開始發育,其中有一個發育達成熟,直至排卵。隨著年齡增大,卵巢漸有萎縮,絕經期後,萎縮變小得更明顯。

腦與脊髓的特點

腦和脊髓是人的中樞神經,是人體的總指揮部。腦稱為高級中樞,脊髓稱為低級中樞。腦在頭顱骨裏,分大腦、間腦、腦幹(包括中腦、橋腦、延髓)和小腦。大腦為球形,大腦半球的表麵有許多溝和裂,在溝和裂之間是大腦回,大腦半球的表麵稱為大腦皮層,皮層下麵的部分叫皮層下組織,腦向外分出12對腦神經,管理與支配頭麵部器官和胸腔、腹腔的髒器,它們分別為:嗅神經、視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外展神經、麵神經、位聽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舌下神經。

脊髓與腦相連,它實際上是腦的延伸,呈圓柱形,位於脊椎骨構成的椎管裏,脊髓向外分出31對脊神經。腦下達的各項指揮命令都得通過脊髓傳至身體各部,人體所感受的刺激,大部分先傳入脊髓,而後再傳入大腦。

腦是管理全身運動、感覺、語言及內髒運動等的最高司令部,這是人體內起主導作用的器官,它在體內支配和調整其他各係統、各器官和功能,從而保證了機體的完整性和統一性,並使人體能適應和改造外界各種複雜的環境。如左側內囊區大腦中動脈發生血栓,出現腦梗塞,從而發生右側偏癱、言語不利、口角歪斜等表現。

人到中年後期,大腦細胞可能不斷減少,大腦逐漸萎縮,重量逐漸減輕,腦子裏的空腔(腦室)漸漸擴大,其中腦脊液增多,腦組織內的水分、蛋白質、脂肪、核糖核酸等的含量及它們的轉換率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降低。近來還發現,由於腦細胞的一種代謝產物——褐色素,隨年齡增加而增多,從而影響腦細胞的正常功能。腦力勞動能力降低,需要從事較慢的活動和較輕的工作負荷,較易出現疲勞、記憶力逐漸減退、睡眠欠佳、理解現實生活逐漸缺乏感情色彩,這種情況在中年後期將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