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昺道:“有傳說當年徐福並沒有走遠,就到了扶桑。扶桑一國就是他開創的。柴侯認為這個傳說靠譜麼?”
柴安聽到這裏,心中一凜,將腰彎得更深,道:“傳說之語,不可相信。依臣看,徐福當年定是遇到了大風,埋在了大海之底了。”
趙昺道:“遇到了大風?”
柴安道:“定是遇到了大風。”
“哈哈哈哈,”趙昺突然大笑幾聲,道:“那就是遇到了大風罷。希望元蒙進攻扶桑,也會遇到大風,這樣扶桑定當無事。”
柴安道:“皇上金口玉言,那元蒙的水師一定會遇到大風的。”
“是麼?”趙昺突然語氣一冷,淡淡地道:“不過元蒙的大軍可能遇到大風,扶桑國內的武士叛亂卻不怕風雨。柴侯,朕欲派你領兵入扶桑,你意如何?”
趙昺這一講,眾臣才突然明白他剛才提到徐福的目的,心裏不禁為柴安擔心起來。
柴安沉默了數秒,才道:“皇上厚愛,臣萬死不辭。”
蘇劉義等人見皇上最終還是派兵入扶桑,隻在心裏搖頭。陸秀夫等人卻是欣慰,在臉上露出笑容來。
陸秀夫走到柴安身邊,稟道:“不知皇上欲派多少兵馬去?”
趙昺道:“除了水師,其餘兵馬悉數派去。”
此話一出,連主張救助的陸秀夫和鳳鳴大師都傻了。他們是主張出手相助,但絕對沒有想要派出所有的兵力啊。
都走了,要是元軍來攻,怎麼辦?
趙昺看著大家吃驚的樣子,心中暗自得意,道:“就這樣定了,都下去做準備吧,大軍擇日出發。柴侯爺,你隨朕來。”
趙昺竟是不讓大臣們繼續討論,就宣布退朝,隻將柴安叫到了偏殿。
在去的路上,趙安心中十分迷惘,一方麵他感覺皇上對自己不無敲打之意,另一方麵他感覺皇上在使用自己時,也太膽大了。
瓊州之戰後,水師的戰力有限。柴安領軍之後,可以說就掌握了大宋幾乎所有的精銳。要是有不臣之心,那趙昺可就傻眼了。
進入偏殿,柴安不等趙昺開口,趕緊奏道:“皇上,臣入扶桑,一萬兵力足夠,其它的兵馬,皇上請另作他用吧。”
趙昺沒有回答他的這個問題,而是問道:“柴侯,你認為扶桑人是怎樣的一個民族?”
柴安這一下真的愣住了,沒想到皇上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想了想,柴安謹慎地道:“扶桑人,在精神上崇敬天皇,但在俗事上又不讓天皇做主,依臣看,扶桑的皇族可能是真心仰慕我中華文明,但其民間,卻以爭權奪利者的天下。”
趙昺道:“不錯,扶桑的武士精神,便是尊崇強者,而是欺侮弱者。現在的武士叛亂,便是這種民族性的體現。或者幾百年之後,他們的這種特性便會越來越突出。那時我們中華便危險了。”
柴安瞳孔一凝,更加謹慎地道:“皇上的意思……”
趙昺道:“朕的意思便是你想到的意思。朕寧願帶著朝廷流亡海外,也要將幾百年之後的隱患給消滅掉。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朕將所有的水師都給你。”
柴安隻覺得心髒越跳越快,趕緊鎮定了一下,道:“皇上,水師就不用了,其他的兵馬,我都帶走!”
趙昺舒了一口氣,道:“還有什麼要求?都說給朕吧。”
柴安道:“臣在物資兵馬方麵沒什麼要求了,隻求皇上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