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提前到來的戰國時代(1 / 3)

扶桑國一直與大宋交好。

特別是曆任天皇,更是時時與大宋朝廷有往來。

現任的後宇多天皇,從小醉心大宋文化,他的老師,除了教授扶桑曆史的之外,其他的全是漢人。

當大宋被元蒙侵入,岌岌可危時,後宇多天皇不惜自降身份,去請求那些武士世家派兵幫助大宋。

那些武士世家便糾集了兩萬武士,由小泉將軍府帶著,說是要援助大宋。結果小泉不但沒幫大宋,還狠狠坑了大宋一把,讓大宋君臣在崖山陷入了絕境。

崖山大戰之初,後宇多天皇接到各方探報,以為大宋必亡無疑,心中頓時升起兔死狐悲的悲傷,換了素衣,麵朝東海,等著給大宋送葬。

好在後來趙昺力挽狂瀾,救大宋於絕境之中。消息傳到扶桑,後宇多天皇大喜,立即派了使臣前來道賀。隻是使臣派了一批又一批,都被張弘範暗中給截殺了。要不是現在張弘範已經徹底敗落,這一位使臣也到不了瓊州。

“上皇!”那使臣語帶悲哀,垂淚道:“上皇神武,將元蒙大軍打敗,我家天皇欣喜若狂。哪知那些武士家族,卻擔心大宋上皇報複,暗中投靠了元蒙。現在元蒙已在北海準備了三千船隊,十萬兵馬,要渡海征伐我國。我國內部,小泉、新田、織田等武士家族也已謀反。幕府無力平叛,還請上皇出手相救。”

使臣說得不大清楚,不過趙昺也聽明白了。就是扶桑國內的武士家族與元蒙勾結起來,要推翻天皇。現在天皇來求救來了。

趙昺等使臣說完,緩緩地道:“扶桑與大宋世代交好,現在你們有難,我大宋自不會袖手旁觀。小郭子,帶使臣下去休息。朕要與各位大臣細細商量。”

使臣滿臉期盼地下去了。

趙昺環顧階下文武,說道:“扶桑國的情況,大家都清楚了,都說說有什麼想法吧。”

陸秀夫聞言出列,大聲道:“皇上,大宋一直是扶桑、安南、占城等國的宗主國。就算多大宋在最危難的時候,扶桑也不變其心。現在扶桑內外交困,如果我們能派兵相助,穩住局勢,一則可以收臣國之心,二則可以牽製元蒙。是以老臣建議,我大宋應全力助後宇多天皇平亂。”

蘇劉義待陸秀夫說完,鐵眉一軒,出列奏道:“皇上,想千百年來,我泱泱中華,收了不少臣國,但一一細數,又有哪個臣國對中華有直接的幫助?我大宋在盛時還好,有餘力幫助他們。現在我們本身形勢還是危如累卵,臣以為,不能分兵。待元蒙攻入扶桑兵,我們還正好可以直取內陸,光複河山。”

眾大臣你一言我一語,有的主張相救,有的主張隔岸觀火,趁機壯大實力。朝堂之上,一時相持不下。

但鳳鳴大師和柴安兩人卻一直沉默不語。

趙昺伸出雙手微微下按,令眾人安靜下來,將目光轉向陸鳳鳴,道:“老師,您認為該如何取舍?”

陸鳳鳴從特賜的椅子上站起來,微一躬身,道:“回皇上,老臣以為,帝者,王天下之號也。皇上當以天下為念,以諾為首,不可失於權謀之中。”

這是主張出兵了。

趙昺微微一笑,轉向柴安,道:“柴侯以為呢?”

柴安出列,躬身道:“臣愚鈍,還沒有想好。”

厲害。哪方都不得罪,還賣得一手好蠢。

趙昺心中冷笑兩聲,道:“柴侯可聽過先秦徐福的故事?”

柴安道:“臣聽說一些,傳說方士徐福要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藥,從此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