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疑惑道:“這麼簡單?”
適笑道:“簡單嗎?你怎麼知道刺入心裏會死呢?”
“聽人說,聽父母說的。”
“那他們是怎麼知道的呢?最早的時候,總有一個人,拿劍刺過然後別人才能知道,於是你們才能聽說,並且相信。所以,了解天誌,可以聽別人說,這是聞知;可以親眼見,這是親知;也可以看到別人死推出來自己也會死,這是說知。這就是墨翟先生曾說的,萬物之間的道理,是可以推測出的,很多事的道理也是相通的,理解了萬物的道理,就能理解天誌。但除了已經死掉的天鬼之外,再沒有人能夠了解全部的天誌了。”
有人喊道:“你常說的墨翟先生也不能嗎?還有當初的仲尼也不能嗎?”
適笑道:“當然不能。天誌無窮,若知曉了全部的天誌,便要知道天有多大、地有多寬、何時有雨、何時有日食月食、何時天旱、如何治療所有的疫病……世間之人,又有誰能說掌握了全部的天誌呢?但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學的,學的越多,想必越能順從當初天鬼的願望,也就越容易在世間建起九重樂土。”
這些人常聽適說什麼天鬼、天誌、明鬼、九重樂土之類的說法,今天被他這麼一撩撥,一個個充滿了好奇和幻想,紛紛問道:“按天鬼所說的第九重樂土之上的人,是知道天有多大、何時有雨、何時有日食月食的嗎?第九重樂土,是什麼模樣呢?”
適微笑著回憶起自己穿越前的世界,那樣的熟悉於是不用去編造與想象,大聲道:“那第九重樂土啊……人們可以提前三天知道何時有雨,可以知道天有多大,可以遨遊九天,可以下五洋捉鱉。人們知道了糧食為什麼會生長,所以順天誌而為,畝產粟米十石;人們知道了雷電緣何發生,所以家家有借用閃電之力的燭火;人們知道了雲為何飄在空中,所以從宋國到齊國臨淄可以飛著去,隻需要片刻……”
此時最有想象力的人,也想象不到那樣的生活。想象的,總有漏洞,但適卻是真正在九重樂土中生活過的人,所以他的形容絕無滯澀,最能讓這些人身臨其境。
這些苦難的人聽到這些,一個個看著天空,暢想著那是什麼模樣。那不是死後才能去的天堂,那似乎是可以在人間建起的天堂,或許千年,但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總可以達到。
失神中,有人明白過來這是最終的樂土,而不是現在的樂土。
於是喊道:“適,那咱們現在能抵達的樂土,是第幾重?又是什麼模樣呢?那些太遠,我們想知道我們能看到的。”
“對啊,說說嘛。”
“就是啊,說說啊……”
適笑問道:“想知道?”
“想!”
他伸出五根手指,說道:“現在啊,距我們最近的樂土是第五重,而且這是可以在今生抵達的。就在天下、就在人世間,你們想去嗎?”
“想!既是樂土,定會比現在好,你倒是說說,我們怎麼才能去到這樂土呢?至少,也要說說是什麼模樣吧?”
適卻笑道:“就算知道了什麼模樣,也不能想著就飽了。這魚再不弄就臭了,咱們一會喝著魚湯、吃著粟飯、就著葵菜,慢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