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TNF—α和IL—1β在細菌性腦膜炎患兒血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2 / 3)

在炎症發生發展中,細胞因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促炎和抗炎細胞因子之間相互促進相互製約作用。促炎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是一種主要由單核-吞噬細胞產生的單核因子,除了具有選擇性地殺傷某些腫瘤細胞,還有多種免疫調節作用。IL-1β 是一種細胞因子,具有促炎、促凝功能,在機體免疫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眾多研究已表明其參與機體炎症反應、免疫應答等過程。研究表明其在成人牙周炎患者牙齦組織中表達明顯高於正常組織[5]。另有研究證實,血清中TNF-α與IL-1β在細菌性腦膜炎中水平升高[6]。

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又稱為惡液質素(cachectin),TNF-α在正常的宿主抵抗被感染及惡性腫瘤的生長中起重要作用,用作免疫刺激,並且是炎症反應的中介。過量的產生腫瘤壞死因子TNFs,已經暗示了在大量的病理條件下扮演著重要角色,包括惡疾、膿毒性的衝擊、自體免疫紊亂。腫瘤壞死因子TNF-α是由有活性巨噬細胞和其它類型的細胞產生,這些細胞包括:T細胞和B細胞、NK細胞、LAK細胞、星性膠質細胞、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和一些腫瘤細胞。鼠的TNF-α cDNA編碼235個氨基酸殘基的二型膜蛋白,具有156個氨基酸殘基可溶的TNF-α是被一個金屬蛋白酶分解從膜錨定TNF-α的C端被釋放的。TNF-α在腫瘤發生發展、免疫調節、炎症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7,8]。TNF-α可誘導多種細胞因子的產生,引起發熱、休克,還可使內皮細胞活化而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有研究表明,幼兒發生急性中樞神經係統感染時,TNF-α水平明顯增高,並且與病情密切相關[9]。IL-1β為一種致炎細胞因子,廣泛參與了人體組織破壞、水腫形成等多種病理損傷過程。它可促進β防禦素-4的生成,但總體上,破壞大於防禦[10]。在腦組織中IL-1β 是 IL-1 的主要存在形式。在正常情況下,中樞神經係統僅有微量的 IL-1β 以及其受體表達,但在顱內感染致腦損傷等情況下,IL-1β 的水平及活性可增高。本研究證實,血清中TNF-α在細菌性腦膜炎組顯著高於病毒性腦炎,說明TNF-α和IL-1β在細菌性腦膜炎的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薛辛東. 兒科學[M]. 第2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411-420.

[2] El Mdaghri N,Jilali N,Belabbes H,et al. Epidemiological profile of invasive bacterial diseases in children in Casablanca,Morocco: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ies and serotype distribution[J]. East Mediterr Health J,2012,18(11):1097-1101.

[3] Juganariu G,Miftode E,Teodor D,et al. Clinical features and course of bacterial meningitis in children[J]. Rev Med Chir Soc Med Nat Iasi, 2012,116(3):72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