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Part3 做自己的健身教練(下)(3 / 3)

所以,在冬天,老年人除要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增強背部保暖,還應加強體育運動,這是很有必要的。

健身專家對你說

據資料顯示,很多人睡覺時喜歡用高枕頭。醫生建議睡覺時最好平躺,並在膝蓋下墊個枕頭,以保證頸部和脊椎處於同一水平線。如果是側臥,保持膝蓋彎曲。但不管睡姿怎樣,必須使用低厚度的枕頭,因為高枕頭會迫使頸部向上形成一定的角度,從而易引起背部疼痛。

2 常鍛煉防腰痛

周女士,今年36歲,公司會計,最近總是感到腰部酸脹,一個不祥的念頭浮上她的心頭:難道是得了腎髒病?於是到醫院做相關檢查。結果真相大白,是附件炎在作祟。

專家介紹,這種病與職業有很大關係。經常坐在辦公室,並保持長時間坐姿的人最容易得附件炎;而附件炎會引起一係列其他反應,如腰痛或腹痛。而由於電腦的普及,這種疾病的概率也在慢慢地爬升,成了婦科常見病。

要想防治這些與“不動”有關的疾病,就要加強運動鍛煉。

健腰背處方

椅上伸展

具體做法:

1.坐在椅子上,雙手伸過頭頂,用力上舉,雙腿用力前蹬,如同伸懶腰一般。

2.坐在椅子上雙手前伸,與肩同高,隨後雙手成抓物狀,用力往回抓,將手收回胸前,邊續做9次。

3.雙手左右平舉,用左手摸左邊地麵,再用右手摸右邊地麵,左右交替9次。

注意事項:

在做側屈動作時,動作要輕緩;可因個人的身體而異,不必強做,以免造成拉傷。

翻腰

具體做法:

1.躺在床上或墊子上,雙手合掌伸過頭頂。

2.以臀部為支點,雙腿和上身同時抬起,雙手指尖觸及雙腳趾尖。

3.根據自己的體能,盡可能地維持一段時間。

4.再取俯臥姿勢,雙手後伸,雙腿後屈,上身同時後伸抬起,成燕子飛行狀。

5.每次做3~5次。

3 腰要常活,背宜常暖

今年28歲的汪小姐,最近,總覺得自己後背疼痛難忍,查看背部並沒有長什麼東西,也不見有什麼外部症狀,懷疑自己是不是骨頭患了什麼疾病,到醫院經過各種儀器檢查,也沒有找到原因。後經醫生詢問才得知,汪小姐在公司裏是公關部經理,要經常接待客戶,因工作需要,無論冬夏,都是一身裙裝,並且,平時還長時間伏案看資料。

我們知道,現代人的營養都比以前好,抵禦寒冷的能力也比以前增強,再加上在室外的時間比較短,屋子裏暖氣、空調都很充足,所以一般都穿得很少。但是,如果有事需要在室外待一段時間,就很容易著涼。當人感覺冷的時候肌肉會收縮,表現為緊張的狀態,長時間受涼,肌肉就會酸痛。

此外,人們長時間伏案工作,也會對腰背造成損害。古人認為,常活動腰能強腰固腎。腰為腎之府,腰脊靈活有力,則能固腎強身。

因而要克服腰背疼痛,除加強保暖外,還要注意鍛煉。

健身專家對你說

在生活中,要防止背痛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維持理想的體重。如果你超重的話,肌肉會處於不良狀態。建議你每周進行4次20~30分鍾的有氧健身運動,並注意飲食結構,多吃低脂肪、有營養的食物,比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帶、藕、魚肉、兔肉、雞肉、鮮豆類等。

健腰背處方

仰臥抬體

具體做法:

1.平臥床上,雙手分別放於雙腿兩側。身體上半部慢慢抬起,使肩與床麵相距30厘米,保持此姿勢5秒鍾。然後再慢慢躺下,做5次。

2.再把兩手緊貼於兩腿外側,向左扭轉抬起身體上部,做5次;再向右扭轉抬起身體上部,做5次。

仰臥側腰

具體做法:

1.平臥床上,雙手分別放於雙腿兩側。

2.略屈雙膝,雙肩著床,兩手按床不動,雙下肢及臀部交替向左右側倒,各5次。

3.兩腿伸直,一側下肢上舉,再連臀部一起側倒向另一側,左右腿交替做5次。

注意事項:

1.做以上動作時,對急性腰痛,如扭傷或疼痛劇烈時不宜做。

2.上述各法因人而異,可選一種單獨做,也可兩種合做。運動量要適中,以做操後自我感覺舒服或僅稍感疲勞為宜。

3.忌用力過猛。

健身專家對你說

每次用43°C左右的熱水在腰部周邊來回衝浴,每天1次,或隔日1次,每次10~20分鍾,最好邊衝邊做腰部伸屈運動,這樣可以有效地預防腰背疼痛。

健腿——腿是健康的晴雨表

1 人老先老腿

俗話說“樹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腿”。人到中年,衰老的速度會逐漸變快,尤其是腿部,表現最為明顯。

目前,腿部關節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發生率極高。那我們就會有疑問了,為什麼衰老會先從腿部開始呢?原因是,腿是承受人體重量的關鍵性肢體,腿部的肌肉非常發達,但是這些肌肉卻因為不得不經常與地球引力進行“鬥爭”而處於緊張狀態。在現在的社會中,許多人的腿部活動越來越少了,導致的結果就是腿力下降特別快,造成腿部肌肉萎縮、韌帶彈性下降、關節僵硬等嚴重後果。有調查顯示,如果年輕人不積極參加運動的話,每10年損失的肌肉組織約有5%。超過30歲的人,由於心肺功能衰退、鈣的供應減少,會使膝部僵直、腿骨軟化、堅韌性和力度也逐漸降低。

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不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減緩這種衰老呢?答案是否定的。美國的一些專家們認為這種情況是可以改變的。美國新罕布什爾州漢諾威市運動醫學所所長羅伯特·波特說:“隻要堅持鍛煉,一個人的耐力和活動能力在每10分鍾內降低的速度可得到明顯的減慢,如果堅持運動,進入30歲以後,我們腿的活動能力可以保持在20歲時的80%。”

2 健腿操,延年益壽的靈藥

俗話說:“早起練腿好,九十也不老。”要想防止腿衰老,一定要勤練“健腿操”。

健身專家對你說

你知道踢毽子可以健腿嗎?或許聽到這個消息,你會大吃一驚。那就聽我來介紹它的原因吧。人體的下肢離心髒最遠,所以腿腳的供血也最容易受到影響。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大腿持續受壓,盆腔及下肢靜脈回流受阻,很容易造成精索靜脈曲張和痔瘡等疾病。

踢毽子以下肢肌肉的協調運動為主,可以使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以縱軸為中心擺動,帶動遠端供血最困難、動作難度最大的部位,從而達到增強肌肉力量和相應關節的柔韌性的目的。一些高難度動作還需要腰肌、臀肌,甚至胸肌、腹肌等的參與,可謂“全體總動員”。因此,經常踢毽子兒,既能增強肌肉、骨骼的功能,又能避免椎關節的僵化,有效地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性疾病。對於調節高級神經活動和緩解心理壓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健腿處方

甩腿法

具體做法:

一手扶牆,先甩動小腿,將腳尖向前向上翹起,接著向後甩動,然後將腳尖用力向後,保持腳麵繃直。交替進行3分鍾。

健身功效:

可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對身體的健康十分有益。

扭膝法

具體做法:雙腳並攏,屈膝微蹲。雙手蓋住膝蓋,順時針扭按20次,逆時針扭按20次。

健身功效:

可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對身體的健康十分有益。

壓腿法

具體做法:腳的前端放在高起的平台上,腳盡量往下壓。然後小腿用力向上踮起,使整個人提高。有節奏地重複此動作,做30次,做到有點酸痛效果為佳。

健身功效:

有利於拉伸腿部肌肉,起到活絡筋骨、強身健體的功效。

扳腳趾法

具體做法:

躺在地上,腳向上伸直與身體呈90度,用一條長毛巾跨過腳背,兩手伸直,腳尖踮高。兩手用力將毛巾壓下,腳掌也同時壓下,保持手與腳都伸直。重複這套動作30次。

健身功效:

有利於拉伸腿部肌肉,起到活絡筋骨、強身健體的功效。

健身專家對你說

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經常架高雙腿可以促進腿部、心髒健康。下肢靜脈血向心回流的過程需要下肢肌肉產生的擠壓作用、心髒搏動所產生的收縮力量,以及呼吸時胸腔的負壓來共同完成。人由於長期站立,下肢靜脈承受的壓力很高,導致血液容易在腿部淤滯,使得血管管腔擴張;同時,血管內的高壓使得瓣膜的承受力增加,二者最終影響瓣膜正常的閉合功能,使得血液在向心髒回流時,出現倒流。

適時架高雙腿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回流,減輕靜脈內壓的雙重作用,還可以改善組織供氧。缺氧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麵的,長期慢性缺氧會使人出現易疲勞、思睡、注意力不集中及精神抑鬱等症狀。心髒缺氧則會降低心肌的收縮和舒張功能,甚而造成心肌發生壞死、導致心律失常的嚴重後果。

架高雙腿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平時有時間就可以平躺在床上,將雙腿抬高,放在高過心髒位置的床頭或椅背上,每天3次,每次10分鍾,貴在長期堅持。隻要做到使腿部得到充分休息即可。

健腳——腳是人的“第二心髒”

1 上病取下,百病治足

古人雲:“人之有腳,猶如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足底是人體經絡循環與腧穴分布最為集中的部位之一。準確地說,足底有6條經絡通過,集中了人體60多個穴位。中國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中有對足部經絡和穴位的詳細介紹。而經絡循行線是由人體各部位的穴點連接起來的,刺激這些穴位,刺激信號就會以“多米諾骨牌”的方式沿經絡循行線傳導到全身,從而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祖國醫學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說,即刺激腳部的穴位可以調節全身經絡與五髒六腑的功能。如以刺激湧泉穴來治療高血壓、失眠、眩暈、頭痛,刺激內庭穴治療胃痛、腹痛、消化不良等。

人體的新陳代謝依賴於血液循環,而心髒是個泵力器官,是血液循環的原動力。腳的位置離心腦最遠,又是身體循環的返折處,由於受到地心引力和機體重力的壓迫,足部血管常處於受壓迫狀態,因此腳是人體循環最差的器官,溫度也最低,最容易導致雞眼、幹腳、裂腳、下肢浮腫、靜脈曲張、寒腿、寒腳、凍瘡等病變。

如果按男人的平均壽命72歲計算,走路會占據你生命的16年。因此,足部被專家們稱為人的“第二心髒”。很多人認為,隻要提高心髒的功能,使血液循環正常就能獲得健康。然而,心肌屬於不隨意肌,不能被隨意操縱。相比之下,腳上的肌肉則是可以受自我意誌操縱的隨意肌。人在走路的時候,腳離開地麵,腳尖就自動彎曲,這個運動恰如抽水泵的作用,能夠很好地促進血液循環。

2 讓你的腳踝動起來

足乃六經之根,而腳踝是腳部血液循環的重要關口。如果你的腳踝柔軟、富有彈性,那麼回流心髒的靜脈血液就能順利流過腳踝;反之,則血液淤滯在腳踝附近,致使心髒的負擔加重。因此,經常活動腳踝不僅有助於血液流通,緩解病症,還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健身專家對你說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要靠雙腳,俗話說得好:“以步代車走,活到九十九”。走路時,由於腳部肌肉的收縮、鬆弛能迫使靜脈血管擴張與收縮,使靜脈血管的流速增強,使帶有代謝產物的血液經靜脈血管上升到肺部排出,充氧後,再回流到心髒,從而減輕心髒回收血液的負擔,確保血液循環暢通無阻,將營養物質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身體的各個器官,使其得以濡養,從而可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健腳處方

旋轉腳踝法

具體做法:

坐在椅子上,身體稍靠前,將左膝抬起,左足尖著地轉動腳踝,先順時針方向50次,之後逆時針方向50次,然後換腳進行。

拉伸腳踝法

具體做法:

取跪位,小腿前麵和腳背著地,上身緩緩後仰,盡量伸展腳踝前端的肌肉和韌帶,保持後仰姿勢約1分鍾。

注意:此動作需量力而行,活動腳踝時速度要慢,不能用力過猛,以防踝關節軟組織損傷。

健身功效:

加速腳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環,可以延年益壽。

健身專家對你說

我國民間就有“拍打足三裏,勝吃老母雞”的說法。由於腳和手遠離心髒,往往供血不足,血液循環緩慢,尤其老人更為明顯。拍打足三裏,可以使手腳的微血管擴張,增加血液循環,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可以用雙手以中等速度稍用力,分別拍打雙腿的足三裏穴100下,每日早晚各做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