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止這些,本來我已經和孫大人商量好了準備借趁孔有德逃入兗州的機會,兵進兗州,把兗州也拿下來。
隻可惜孔有德在知道督軍要回登州的消息後,連兗州也不敢待了,在兗州搶了幾座縣城之後,帶著五萬餘人跑到河南去作亂了。”
“什麼!孔有德已經跑到河南去了,他娘的這是成精了啊!”
方雲本來是計劃讓孔有德把山東所有的州府都禍害上一邊呢,這樣他的破虜軍才能名正言順地踏遍整個山東。
到現在為止,計劃都進行的非常順利,方雲已經順利拿下登州、萊州、青州三府,孔有德隻要在堅持半年,濟南府不敢保證,兵進兗州和東昌府肯定沒問題。
沒想到孔有德完全不顧方雲的一番好意,竟然在這麼關鍵地時候,跑到河南去了呢,實在是太讓方雲失望了失望了。
孔有德要是知道方雲的想法,肯定會得意大笑,然後指著方雲囂張地叫道:小子,你以為我還會不知道你心裏的那點小九九嗎,老子給你打地盤,然後你在後麵收拾現成的,想得美!
其實孔有德早就不想在青州待下去了,旁邊就是方雲破虜軍的數萬大軍,打又打不過,繼續留在青州幹嘛呢。
隻是方雲突然率領主力北上遼南,這才又讓孔有德產生了猶豫,雖然自己打不贏破虜軍,但是不代表建奴也不是破虜軍的對手,更何況遼南距離建奴的老巢那麼近。
孔有德心中很希望破虜軍在遼南被建奴全殲了,這樣他可以放心地在山東為所欲為。
可是當皇太極一戰損失了兩萬餘人的消息傳來後,孔有德的屁股就再也坐不住了,連建奴都不是方雲的對手,還是早點離開山東為妙。
早走自己繳獲的那些戰利品還可以全部帶走,如果被破虜軍趕著走,最好下場就是重演一次登州城下的慘敗,最差自然是連命都保不住。
方雲失望歸失望,孔有德人都已經跑了,隻能在想其他辦法了,好在他們現在有向山東招兵、征稅的權利,隻要徹底落實了這兩點,也差不多能掌握山東了。
崇禎的心思方雲大概也知道一些,他讓自己在山東招兵征稅,一是因為自己上麵還有孫元化這尊大佬鎮壓著,孫元化對方雲可以是有知遇之恩了,從衛指揮僉事提拔為登州參將,後來推薦方雲為登州總兵,怎麼有孫元化在,方雲也得給孫元化一個麵子。
當然更重要的是第二點,大明向來文武不合,方雲在山東招兵,征商稅,勢必會與山東地方官水火不容。
再加上武官的地位遠遠低於文官,就算方雲兵威再盛,隻要崇禎不給方雲封侯封伯,方雲頂了天也就是一個左都督,正一品的武官對文官來說算個屁。
正因為如此崇禎料定山東的文官不會臣服於方雲,不但不會臣服,還會想盡辦法與方雲對抗,沒有文官配合,一個武將再有能耐無法掌控山東,這就是崇禎為什麼放心讓方雲在山東的招兵征稅的原因。
如果換做其他武將,可能還真的會有諸多顧慮,但是方雲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因為方雲從來就沒有想過要人山東地官方對自己心服口服,方雲隻相信一點——槍杆子裏出政權。
不用山東官員心服口服,隻要口服就行,心不服沒有關係。要是口也不服的話,也不要緊,打到底他們口服為止,這也不行的話,直接換掉就行,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想要當官的人一撈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