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莉莉:阮玲玉的反麵
雄評
作者:焦雄屏
教授中國電影史時,同學們做報告說,中國電影中大部分女性都是受壓迫的苦難典型,如阮玲玉;要不然就是被擠壓到存活邊緣不得以起而反抗,如《劉三姐》《白毛女》《紅色娘子軍》。我說你們漏掉了另一個典型,就是黎莉莉這一支所代表的Person。的確,在孫瑜、費穆特寫鏡頭下的阮玲玉,臉上永遠帶著憂傷與怨憎,她幾乎濃縮了中國近代史的苦難:國族的悲情、性別的壓榨乃至謠言人際間的利刃。可是從30年代起,我們就有健康樂觀、活力充沛、正義無私的黎莉莉,那圓盤臉,笑靨迎人,活蹦亂跳,實在是令人愉悅至極的女子。
在《體育皇後》中,她健康開朗,一會兒爬到輪船的蒸汽筒高處,一會兒又參加運動比賽,輕易得冠。但是她不願卷進體育政治,更不願做花瓶,寧可輸也不肯失掉自己的尊嚴。《大路》中她與陳燕燕牧著羊兒,看到溪澗底幾個工人裸泳,不但開朗地看著,還要哈哈大笑,即便羞得幾個大男生潛入水中她也毫不介意。《天明》中,那個步入風塵卻為國義犧牲的烈士,臨槍斃前,卻宛如聖母般安慰舉槍的士兵;或者《小玩意》中自己垂死,仍在母親懷中微笑安慰母親的孝女。
如果說阮玲玉的臉象征著中國的苦難(或現實),那麼黎莉莉的身強體健,純真大方就是中國人的期望(或夢想)吧!
與周旋、王人美一樣出身黎錦暉的小小明月歌舞團,黎莉莉自小才藝雙全,會唱歌跳舞遊泳跳水,短跑騎馬。她複雜的身世(她父親錢壯飛是中共地下黨員,在陳立夫手下徐澤恩旁為秘書,離職前給周恩來遞情報而拯救若幹中共地下黨員;她第一任丈夫羅靜予是共產黨員,曾在歐美長期學習技術,文革時被關在垃圾堆中上吊自殺;兒子羅丹是著名攝影師,曾與李淩子—葉劍英之女—合拍劉曉慶爭議作品《原野》)姑且不論,這位聰明的大明星很早就學會不出風頭。即便如此,她仍在文革時被剃了陰陽頭,自己悄悄收起一縷頭發,到去世後才被家人從抽屜找到。
九十年代初我和關錦鵬去做《阮玲玉》影片調研,承蒙她青睞,很快與我熟稔起來。我們在資料館看《狼山喋血記》,她聞訊趕來一起看,不時小聲問我,可能嗎?裏麵有江青,應該不讓看的。我們起先信誓旦旦,答應的吧?等了半小時後,銀幕後傳出爭吵聲,有人小心翼翼出來說電影找不到了,我們都會心地了解黎老師如何擁有高的政治警覺!
後來我選了《新夜上海》看,黎老師不時悄聲解說“這個人很壞”,“那個人在片廠如何如何”。有時她認錯人了,我小聲糾正,她會忽然回過頭來驚詫地問:“你到底幾歲?”
也難怪,這些人都在我出生前已經叱吒風雲,隻在電影史上永恒地記下了他們的光輝。黎老師和她1930年代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中國人性格中大方進取的一麵,也塑造了中國女性理想、純真的形象,雖然日後還有陳雲裳的《木蘭從軍》、林翠的《四千金》《長腿姐姐》,但總不如她那種自然散發的健康氣息,以及沒有社會偏見禮俗汙染的純真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