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炎焱:“這就是問題的關鍵,現在的沈四福到底是誰。再看關於我孫子穹的回憶錄以及孫殿英的口述,兩個人的交叉點其實就 出來了,孫掌櫃跟孫殿英是親戚,沈四福也跟孫殿英是親戚,那麼這兩個人會不會其實就是一個人?”
詹少龍:“你說沈四福其實就是孫掌櫃,這不可能吧,沈大富不懷疑,沈有財也不懷疑嗎,自己爸爸還能不認識?”
火炎焱:“我查過沈有財的資料,他1940年參加革命,次年入黨,入黨時候年齡是31歲,那麼也就是說,他應該是1910年出生,而那時候沈四福早就是太監了,沈四福是甲午年入的宮,一直都隻是低級太監,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哪年,因為跟隨慈禧一路西逃,路上受到李蓮英的賞識才逐步因為李蓮英的關係得勢得勢的,甲午年是1894年,你算算吧,就算他是1894年有的孩子,那到1940年,這孩子都快五十了,你以為咱們部隊缺養老院嗎?
而且最主要一點是歲數不對,如果1894年他有孩子了,最少也得十七八了吧,到解放那年他的70多了吧,可是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時候,沈四福登記的年齡確是65歲,那麼他就應該是1888年生人才對,而且事實上這個年齡也比較符合,賀斌是1886年生人,而你爺爺詹伯籌是1887年生人,三個人的年齡也相仿。所以實際上當初去埃及的才是真正的沈四福,而他去的目的就是負責監視你爺爺詹伯籌和賀斌。這就是事情的真相。”
詹少龍:“那就不對了啊,那張照片上可確實是沈四福跟我爺爺還有賀斌和史瑞夫的合影啊。”
火炎焱:“你見到的本來就是那個假的沈四福,當時去了四個人,這個人其實就是除了你爺爺詹伯籌賀斌和沈四福以外的另外一個人。”
詹少龍:“你說假沈四福是土博舒?”
火炎焱:“不是土博舒,土博舒壓根就沒去埃及,去的是土博舒的徒弟。”
詹少龍:“你說土博舒沒去?”
火炎焱:“沒錯,去埃及的並不是土博舒,而是他的三個徒弟,這也就是為什麼你爺爺詹伯籌賀斌沈四福三個人關係這麼好的原因,三個人是親師兄弟,他們的師傅都是土博舒,當時土博舒奉慈禧的命令去關外辦一件事,所以隻好讓自己的三個徒弟去辦這件事,對於這個安排其實慈禧是沒異議的,但是李蓮英不放心,所以才排的沈四福去監視他們。
但是沒想到的是沈四福卻死在了埃及,而你爺爺詹伯籌他們卻因為那份鐵路合同,英國不太再較真而僥幸回到了北京。
按理說他們回到北京死罪可免,但是活罪難逃。不過說來也巧,慈禧和光緒前後腳都死了,再加上賀斌百合會的勢力。所以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詹少龍:“可是他為什麼要冒充沈四福?”
火炎焱:“為了進宮,清朝的製度皇帝駕崩三年以內是不許有新太監入宮的,所以想入宮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頂替別人的名字,清朝太監都是在冊的,隻有沈四福死在埃及所以秘而不宣,頂替他的名字進宮是最好的方法。”
詹少龍:“為什麼要進宮。而且別的太監也應該認識沈四福吧,至少按你剛才所說,李蓮英是肯定認識沈四福的。”
火炎焱:“這些其實都不是問題,隻要花錢買通了李蓮英,李蓮英說是沈四福其他哪個太監敢說不是。至於為什麼要入宮更當然是為了戒指啊,他們必須要確定戒指的確是被慈禧帶進了陵墓,而不是留在了宮中的某個角落,這一點除非入宮否則根本不可能肯定。
慈禧如果真的把戒指帶入了自己的陵墓,那麼百合會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把戒指從慈禧的陵墓裏麵拿出來。這也是後來孫掌櫃也就是假沈四福會鼓動孫殿英炸開慈禧陵墓的原因。”
詹少龍:“我還是不明白,如果孫掌櫃就是假沈四福,那麼按照孫殿英所說,沈四福跟著孫掌櫃一起去的啊,那個人是誰,還有清朝滅亡以後他完全可以恢複身份幹嘛還冒充沈四福?”
火炎焱:“他恢複身份了啊,要不怎麼有孫掌櫃呢。但是後來為了安排我孫子穹可以跟著一起去慈禧的陵墓。所以賀斌就安排我孫子穹來冒充沈四福。有個宮裏的太監肯參與,又是自己親戚推薦的。孫殿英自然是巴不得了。下了陵墓以後的事情跟孫殿英說的應該就基本吻合了。”
詹少龍:“可是如果按照你這麼說,那我孫子穹的回憶錄不就肯定是假的了嗎?”
火炎焱:“應該說寫回憶錄的人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