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蛔蟲二法
1.取石榴樹皮15克,洗淨入鍋,加水500克,煎濃汁約半碗,清晨空腹服用,除蛔蟲有特效。
2.食醋2湯匙,6小時服1次,連服2日,可驅蛔蟲。
治痔瘡八方
1.甲魚頭治痔瘡。甲魚頭2個,用瓦片放在爐火上焙幹(稍微烤焦)後,搗碎研末,用250克蜂蜜調合,每天早晚各服一羹匙,黃酒送下,有特效。
2.烏龜頭治痔瘡。烏龜頭焙幹,研末、用香油調勻,將患處洗淨塗搽,連用一周,即可痊愈。
3.黑木耳治痔瘡。黑木耳150克,分次用溫水泡開洗淨,飯前一小時吃一把,嚼碎咽下,每天3次,連吃10餘天可愈。如痔瘡嚴重,可連續吃,吃好為止。
4.桑椹治痔瘡。將桑椹60克取汁,和粳米240克煮粥,空腹趁熱食用。
5.翻白草芒硝治痔瘡。翻白草90克,芒硝15克,煎湯熏洗坐浴,治療內痔、炎性及血栓性外痔。
6.威靈仙、馬齒莧治痔瘡。威靈仙90克或馬齒莧250克,煎湯先熏後洗。
7.荸薺治痔瘡。荸薺500克,紅糖適量,加水煮1小時,日食1次,對痔瘡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8.柿樹皮治痔瘡。用柿樹皮120克,曬幹焙熟,研成細末,用米湯送服,每日1次,連服兩周,可治痔瘡出血。
防治痔瘡二法
1.內治法。以口服藥物和飲食療法為主。患者便血較多時,可服用止血藥,若有便秘時,應服用通便藥,保持大便暢通。痔瘡患者應忌食或少食刺激性辛熱的食物,如酒、辣椒、生薑、蔥、蒜等。可以多食赤小豆、槐花、黑芝麻、豬大腸、蜂蜜、竹筍等。
2.外治法。一般采用敷貼、熏洗以及使用儀器等。就是把止血、消腫的膏藥或油膏直接貼敷在痔瘡表麵,熏洗就是把藥物煎成湯,熱熏洗浴痔瘡。可熏洗痔的藥物有槐樹根、桃樹根、苦參、馬齒莧等。痔瘡治療儀,是通過刺激相關穴位,改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止血、止痛、痔核收縮的目的。
治黃疸二法
1.用柚子皮兩隻燒成灰研末,每天飯後服5克至10克,1日3次,有療效。
2.取桃樹皮50克,煎湯,空腹分2次服完,連服1周,可見療效。
治腹痛三法
1.患急性腸炎和腹痛腹瀉時,可取食醋100克至200克,倒入鍋內,用文火加熱片刻,將2至3個雞蛋打入醋內,煮熟後吃蛋飲醋,1至2次即可見效。
2.受寒引起的腹痛或急性膀胱逼尿肌麻痹,造成小便不通,可將鹽放在布袋裏熱敷腹部,均有功效。
3.有人食用西瓜後,小腹脹痛,可取鹽少許,含化咽下,片刻即消痛。
治偏頭痛四法
1.生蘿卜汁滴鼻治偏頭痛。取較大的白蘿卜兩個,洗淨後切成細絲,以紗布包後擰取其汁約20毫升。如左側偏頭痛,則將藥液注入右側鼻孔中。病程短者2至3次即可痊愈,病程長者在連續使用1周後,可獲顯著療效。此法對部分吸煙的偏頭痛患者,還有促使戒煙的作用。
2.運動法治偏頭痛。當有發作偏頭痛的先兆時,立即參加一項體育運動如跑步、打球等,有的患者會因此而終止發作。
3.浸水法治偏頭痛。當偏頭痛發生時,用一盆熱水(水溫以不致燙傷皮膚為宜),把雙手浸入熱水中。水以沒過手腕為宜。每次浸半小時。在浸泡過程中,要不斷對熱水,以保持水溫。堅持浸泡數次,症狀可漸漸消失。
4.薰蒸法治偏頭痛。取蠶砂80克,川芎、僵蠶各10克,用水煎沸後,倒入保溫瓶內,用毛巾覆蓋頭部,使熱氣對準患側太陽穴,薰蒸10分鍾左右,薰後用毛巾擦幹,避風。
治頭痛二法
1.龍眼殼可治頭暈。龍眼殼15克左右,煮水,必要時飲用,可治心虛頭暈,有祛風明目功效。
2.梳頭可治療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患者,每天起床後和睡覺前,可用木梳從前額經過頭頂梳至後頸部,開始時每分鍾梳25次左右,3分鍾後逐漸加快速度,每次梳10分鍾。
治腎病三方
1.治腎虧腰痛。枸杞根(鮮)200克,豬前腳一隻同燉,分2次,服湯食肉,連服1周可治愈。
2.治腎盂腎炎。適應尿頻、尿急、尿疼及老年人尿道炎。處方:三棵針250克、扁蒿(豬芽草)50克、鴨趾草(蘭花菜)50克,每日1次,水煎服。連服7天有顯效。
3.治腎炎水腫。荸薺莖(又名通天草)30克至60克,煎湯代茶喝,可清熱利尿,治療腎炎水腫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