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泡發蹄筋
1.油發:冷油下鍋,蹄筋先縮小後漲大,用漏勺在鍋裏翻動,見蹄筋上有白色氣泡出現,速減火降溫,待氣泡縮小再加熱。等蹄筋漲大,一拗即斷便為發好。使用時用開水加少許堿浸泡,待水溫降低,擠去蹄筋中油膩,用水漂清即成。
2.鹽發:粗鹽下鍋,炒至顆粒散開,將蹄筋下鍋拌炒,炒至蹄筋已漲大鼓起,直至一拗即斷便好。使用時用開水浸泡漂清。
3.水發:將蹄筋放入盛器中加水,蒸至酥軟取出,用冷水浸漂2小時,剝去筋外皮即可。
怎樣發製幹豬肉皮
1.油發:幹肉皮和大量油一同入鍋,用中火逐漸加熱,肉皮受熱卷縮,皮上出現一顆顆小氣泡時,將皮取出晾十幾分鍾,使氣泡癟去,這時鍋內的油溫已增高,將肉皮下鍋炸發,炸至肉皮鼓起並用雙齒鉤將卷攏的肉皮拉開,直到放開雙齒鉤肉皮也不再卷縮,用雙齒鉤一敲即斷,聲音清脆時便可取出。待食用時再用沸水浸泡回軟。
2.鹽發:用旺火將大量粗鹽炒熱,將肉皮下鍋邊炯邊炒,到肉皮泛白全部膨起時,降低火溫,繼續翻炒並將卷曲的肉皮拉開在鹽中,至肉皮不卷縮、色澤白、均勻、無黑斑即可。食用時,用沸水泡軟漂去鹽分即可。
怎樣發製魷魚、幹貝和海參
1.發魷魚:有三種方法,①油發魷魚,每斤幹魷魚用香油3錢、堿少許,同時放入水內,泡至脹軟為止。②堿水發魷魚,取純堿1斤,石灰4兩,沸水9斤,混合後再加9斤冷水攪勻,至水冷卻後,除去渣,便成為5%的熟堿溶液。將冷水浸泡3小時的幹魷魚撈出,放入熟堿溶液中再泡3小時,便可以脹足發好,取出放冷水中反複漂洗,除盡堿味。③生堿水發魷魚,將純堿與冷水摻和,攪成5%的堿溶液,再根據魷魚的老嫩加水2~5成,泡發過程與熟堿法相同。
2.發幹貝:一般采用蒸法,先用冷水將幹貝泡3~4小時,然後剔去外層邊緣的老肉,再洗淨放入容器中,根據貝體大小,入蒸籠蒸約2~4小時即可。
3.發海參:幹的刺參和泥芥參,需先放入冷水鍋內煮沸,待水涼後撈出。順肚豁開,再入冷水鍋內煮沸,離火放冷,去參肚內五髒,洗淨再入冷水鍋內煮開後,離火浸泡。如此每天一次,3~4天後便可烹製。發製梅花參需要先用柴火燒糊皮,然後泡冷水內至軟,用刀刮去燒糊皮再行泡發,勤換水。泡茄參換水時應將前次原湯兌入,否則烹製後參體會脆硬、抽縮。
切辣椒怎樣不刺眼
切辣椒和蔥,眼睛往往被刺激得難受,不斷地流出眼淚。如果在切之前,先在刀口上蘸點涼水,就可溶解和揮發“催淚”的硫酸物質,切時就不會再刺激眼了。
怎樣去除栗子膜
栗子如果煮熟,內膜便會同果肉粘在一起,很不容易剝掉。簡便易行的辦法是:先用滾燙的水把栗子泡一下,這樣可使內膜和栗殼粘在一起,敲開栗殼便可得到幹淨的栗子。也可將栗子一切兩瓣,去殼後放入盆內,加開水浸泡後用筷子攪拌幾下,栗膜就會脫去(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失去營養)。
巧切蛋糕
要切開鬆軟的蛋糕,可先把刀子放入開水中,然後用熱刀切,蛋糕不易碎。另外,用線切蛋糕效果也很好。
果品怎樣催熟
買回家的桃、李、杏、梨、棗、番茄等果品如果不熟,可以將它們放進罐內或壇內,用75%的酒精或好白酒,噴灑在果品上,蓋嚴。經過2~3天,果品多會變成鮮豔的紅色,甜味大增,澀味消失。
淘米水的妙用
1.用淘米水洗豬肚、豬腸,省事、幹淨、節約。
2.把鹹肉放在淘米水中浸泡半天,可去鹹味。
3.用淘米水洗臘肉比用清水洗得幹淨。
4.有腥味的菜,浸入淘米水中,加點鹽搓洗,再用清水洗淨,可以去掉腥味。
5.菜板切魚、肉有腥味,用淘米水加點鹽來洗,用熱水衝淨,就可以去除腥味。
6.海帶、幹筍、墨魚等於貨用淘米水浸泡1小時,易煮熟煮爛。
7.菜刀等鐵製炊具,用後泡在淘米水中不易生鏽,生鏽後泡在淘米水中幾小時也容易擦幹淨。
怎樣衝奶粉不起塊
全脂奶粉是許多人喜愛的一種食品。但是如果衝沏不得法,奶粉中常有許多小塊,用它喂嬰兒常常會堵塞奶嘴。如果往奶粉中摻入適量的白糖,並且拌勻,再用開水衝沏,衝後稍加攪拌,就不會出現小塊了。
燙酒的最佳溫度
1.嚴寒冬季,人們喉部血管遇涼酒驟然收縮,感到不適,酒加熱後,有些低沸點物質揮發,入口柔順。但是燙酒也有一定限度,如果酒溫超過60℃時,則酒內的芳酯會遇熱而損失,酒便顯得香味淡了。所以飲用高檔白酒、黃酒時一般不必燙熱,如果習慣喝溫酒,也應該掌握燙酒溫度,一般在20℃~30℃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