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潤肺生津,滋陰養胃,益氣止血,補腦強心。適用於虛勞咳嗽、痰中帶血、肺結核、陰虛內熱,以及慢性便秘、痔瘡出血等症。
麥冬粥
【配方】鮮麥冬汁、鮮生地汁各50毫升,薏米15克,粳米50~100克,生薑適量。
【製法與服法】先將薏米、粳米煮粥,再下麥冬與生地汁,調勻煮成稀粥,幹嘔者入生薑。空腹食,每日2次。
【功效】養陰潤燥,降逆止嘔。適用於舌紅口幹、口渴引飲;或幹嘔呃逆、妊娠惡阻;或咳吐膿痰、舌紅口幹;或陰虛心悸、心煩;或為消渴、小便多者。
西洋參茶
【配方】西洋參1~2克。
【製法與服法】上藥切成薄片,以沸水浸泡20分鍾。每日1次,不拘時當茶時時飲之。
【功效】益氣生津,潤肺清熱。適用於氣陰兩虛所致少氣、乏力、口幹,以及肺胃陰虛,低熱或虛火上炎之口舌糜爛等。
甜菊茶
【配方】甜菊6~9克。
【製法與服法】上藥用沸水衝泡5分鍾即可飲服。每日1劑,不拘時代茶飲用。
【功效】養陰生津。適用於胃陰不足,口幹口渴;亦可用於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或應限製食糖的病人。
酥油茶
【配方】酥油(即奶油,係從鮮乳提煉而成)150克,磚茶、精鹽適量,牛奶1杯。
【製法與服法】先用酥油100克,精鹽5克,與牛奶一起倒入幹淨的容器內;再倒入1~2升熬好的茶水;然後用潔淨的細木上下抽打5分鍾;再放入50克酥油,再抽打2分鍾;打好後,倒入茶壺內加熱1分鍾左右(不可煮沸,沸則茶油分離,不好喝)即可。
【功效】滋陰補氣,健脾提神。適用於病後、產後及各種虛弱之人,可增強體質、增進食欲、加快康複。
延年益壽延年益壽的機理人體的氣、血、陰、陽不足叫做虛,由此而產生的病證,叫做虛證。補益正氣的藥酒,根據其功效和應用範圍,可分為補氣藥酒、補陽藥酒、補血藥酒、補陰藥酒四類。
引起虛證的原因很多,但總起來可分為兩方麵:即先天不足和後天失調,總不能離開五髒。而五髒又不外乎氣、血、陰、陽。但是,人體氣、血、陰、陽有著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係,陽虛者多兼有氣虛,而氣虛者多導致陽虛,氣虛和陽虛主要表現為機體活動能力的衰減;陰虛者又可兼血虛,而血虛者可導致陰虛,血虛和陰虛主要表現在體內精血津液的耗損。因此,補氣藥酒和補陽藥酒,補血藥酒和補陰藥酒往往相互為用。更有氣血兩虧,陰陽俱虛者,則氣血兼顧,或陰陽並補。
延年益壽類藥酒是為氣虛而設,凡身體健康,髒腑功能活動正常,則不宜服用延年益壽類藥酒,否則,反而導致陰陽失調,髒腑的正常活動受到擾亂。
延年益壽的藥酒
神仙延壽酒
【配方】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當歸、川牛膝、杜仲、小茴香、巴戟天、枸杞子、肉蓯蓉各60克,補骨脂、砂仁、白術、遠誌各30克,人參、木香、石菖蒲、柏子仁各15克,川芎、白芍、茯苓各60克,黃柏90克,知母60克,白酒30升。
【製法與服法】將前24味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熱1.5小時,取出容器,埋人土中3日以去火毒,靜置待用。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1~2次。
【功效】滋陰助陽,益氣活血,清虛熱,安神誌。適用於氣血虛弱,陰陽兩虧夾有虛熱而出現的腰酸腿軟、乏力、氣短、頭暈目暗、食少消瘦、心悸失眠等症。
延齡酒
【配方】枸杞子240克,龍眼肉120克,當歸60克,炒白術30克,大黑豆100克,白酒5000~7000毫升。
【製法與服法】將前4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另將黑豆炒至香,趁熱投入酒中,密封,浸泡10天後,過濾去渣即成。口服。
每次服10毫升,日服2次。
【功效】養血健脾,延緩衰老。適用於精血不足,脾虛濕困所致的頭暈、心悸、睡眠不安、目視不明、食少困倦、筋骨關節不利等症;或身體虛弱、麵色不華。平素偏於精血不足、脾氣不健者,雖無明顯症狀,宜常服,具有保健延年的作用。
黃精酒
【配方】黃精、蒼術各2000克,枸杞根2500克,鬆葉4500克,天門冬1500克,杏仁、懷山藥、牛乳各適量。
【製法與服法】將杏仁研爛,人牛乳絞汁,以杏仁盡為度,後取懷山藥相合,與諸藥(先研細)共入新瓷瓶盛之,密封瓶口,安於釜中,以重湯煮一伏時乃成。口服。每日空腹以溫酒調1湯匙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