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滋補藥膳藥酒精選(4)(1 / 3)

【配方】桂心末30克,粳米120克,冰糖適量。

【製法與服法】將粳米淘洗淨,加適量水煮粥,粥將熱時,放入桂心末和冰糖,稍煮片刻,停火起鍋。早、晚溫熱服食,一般3~5日為1個療程。

【功效】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適用於命門火衰,肢冷脈數、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疼痛、腰膝冷痛等。

附子粥

【配方】炮附子3~10克,幹薑3克,粳米100克。

【製法與服法】先將兩藥搗細,過羅為末,與粳米同煮為粥,粥熟後加入蔥白、紅糖調味,每日分2次,溫熱服食。一般3~5日為1個療程。

【功效】補陽溫中,散寒止痛。適用於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所致畏寒肢冷、陽痿尿頻,以及脾陽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冷痢,或因大汗出及大吐大瀉引起的四肢厥逆、冷汗自出、口淡不渴、舌苔白、脈微細無力。

補陰

補陰機理補陰藥酒、藥膳適用於陰虛病證。如心陰虛表現為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舌質嫩紅,苔少,脈細弱而數等症;肝陰虛表現為眩暈頭痛,耳鳴耳聾,麻木,震顫,夜盲,舌幹紅少津,苔少,脈弦細數等症;肺陰虛表現為咳嗆氣逆,痰少質黏,痰中帶血,午後低熱,顴紅,夜間盜汗,虛煩不眠,口中幹燥或音啞,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症;腎陰虛表現為腰酸腿軟,遺精,頭昏耳鳴,睡眠不熟,健忘,口幹,舌紅少苔,脈細等症。

補陰的藥酒

一醉不老丹【配方】蓮蕊、生地黃、熟地黃、槐角子、五加皮各90克,沒食子6枚,無灰酒5升。

【製法與服法】將上藥同用石臼研末,用絹袋裝好,浸入酒中,夏季浸10天,秋季浸20天,春季浸1個月。取出藥袋,控幹曬為末,忌鐵器。用大麥100克,與上藥末炒和,煉蜜丸,每丸3克製成餅狀,貯存時用瓷器,每放一層藥餅,即撒入一層薄荷細末。可視習慣,適量食用,藥餅可每於飯後噙化數個,亦可用藥酒送服。

【功效】適用於精血不足、腎精不固、滑泄遺精、須發早白、腰膝無力等症。

女貞子酒

【配方】女貞子250克,醇酒750毫升。

【製法與服法】將上藥研碎,用酒浸之,5日後即可啟用。

【功效】適用於陰虛內熱、腰膝酸軟、,頭暈目眩、須發早白。

補心酒

【配方】麥冬60克,柏子仁、白茯苓、當歸身、龍眼肉各30克,生地45克,無灰酒5升。

【製法與服法】將上藥切碎,盛於絹袋中,用酒浸泡,容器密封,7天後即成。適量飲用。

【功效】適用於陰血不足、心神失養所致的心煩、心悸、睡眠不安、精神疲倦、健忘等症。

烏須酒

【配方】生地黃120克,熟地黃60克,何首烏120克,天冬60克,麥冬240克,枸杞子60克,牛膝30克,當歸60克,人參30克,黃米3千克,淮曲10塊。

【製法與服法】將上藥製為末,加入好曲,拌黃米飯,按常法釀酒即得。每日清晨飲1~2盅,忌食蘿卜、蔥、蒜。

【功效】適用於精血不足,陰虧氣弱所致的須發早白、腰酸軟、頭暈耳鳴、易疲倦、麵色少華等症。平素體質偏於氣陰不足,而無明顯症狀者,亦可飲用。

加味養生酒

【配方】牛膝、枸杞子、生地、杜仲各60克,五加皮120克,菊花、白芍、山萸肉各60克,木瓜、歸身各30克,桑寄生120克,桂枝9克,龍眼肉240克,燒酒15升。

【製法與服法】將上藥切碎,浸入酒中,7天後過濾,即可飲用。每次飲2小盅,每日2次。

【功效】適用於肝腎精血不足兼感風濕,頭暈、目暗、腰膝疼痛無力、四肢麻木作痛等症。

地黃首烏酒

【配方】生地400克,何首烏500克,曲100克,黃米2.5千克。

【製法與服法】將上藥煮取濃汁,同曲、米如常法釀酒,密封,春夏5日,秋冬7日即成,中有綠汁,此真精英,宜先飲之,再濾汁收貯備用。每次飲10~20毫升,每日3次。

【功效】適用於陰虛骨蒸、煩熱口渴、陰津耗傷、須發早白、熱性出血症、肝腎精血虧損的遺精、帶下、腰膝酸痛、肌膚粗糙、體力虛弱、生殖力低下。

桑龍藥酒

【配方】桑葚子、龍眼肉各6克,燒酒1500毫升。

【製法與服法】將上藥置於淨瓷中,注入燒酒加蓋密封,隔日搖晃數下,經7天後開封飲用。每日3次,每次飲服15~20毫升。

【功效】滋陰養血。適用於心脾不足、陰虛血少所致心悸失眠、體弱乏力、耳聾目眩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