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他四十四歲,她四十歲。他已娶,她未嫁,她依舊守候當日的誓言沒有出嫁。“人隻履猶雙,何曾得相似”,他此時終於明白“人不如鞋”,鞋子還能成雙成對,而他們,隻能是癡心妄想。
那一年,他五十三歲,她四十九歲。他已娶,她卻不知去向,從此杳無音信,消失在他的世界裏。
他與她這一對有**卻終不成眷屬,究其原因固然有他不敢與封建禮教決裂的軟弱,但是比這更重要的同時也是釀成這場愛情悲劇的元凶,則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封建禮教。正是封建禮教才導演出了令他與她悔恨終生的“長恨歌”,他們的愛情,說是他們的悲哀,不如說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天長地久,也有時盡;此恨綿綿,永無絕期。聽說:他叫白居易;而她,叫湘靈,湘夫人的“湘”,謝靈運的“靈”。
很淒美的一個故事,初戀已成往事。白居易並沒有為湘靈守身如玉,那時,她心裏還怪著白居易,現在想想,也是,極品的男人那麼少,憑什麼隻讓你占著。
其實她也並不是真的那麼想,她很喜歡白居易的詩詞,這樣解釋,也隻是為了讓自己心裏好過點。
再想想納蘭性德,又名容若。清朝第一大詞人,寫盡人生的美麗與哀愁,他幾乎擁有了時間的一切,但獨沒有快樂,受盡了造化的捉弄。一生愛而不得。
那麼納蘭的愛情是怎樣的呢?
“小丫頭,吃飯了?”沉浸在古人故事中的思緒就這樣被打斷了。
心裏有點不爽,她很熱愛古文。
“知道了,煩人!”懨懨的抱怨了一句。
起身走向餐桌,看著男人帥帥的側臉,刀削一般的五官,真的好帥啊,看了那麼久,還是覺得好帥。
“吃飯了?小花癡,流口水了!”
回過神,看著男人溫暖的笑著,並沒有嘲笑她的意思,回了個不好意思的微笑。
看著碗裏的麵條,皺了皺眉,什麼啊?他搞了半天就做了兩碗麵條啊,好吧!還有一個煎蛋。
“怎麼?不想吃麵條啊?”
她點頭,然後又搖頭。
“那是?”他疑問。
她拿起筷子,嚐了一口,直呼:“好吃!”的確挺好吃的,以前她並不喜歡吃麵條,沒想到他做的那麼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