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飽和度的角度來說,最飽和的當是一線工人和決策層;一線個人的工作相對較為簡單和固定,因此也沒有太多可發揮的空間和值得詬病的地方。而最最值得商榷的則是業務部門和中層管理者的作為。目前,前利集團執行的是:維持老客戶和開發新客戶兩個考核維度,隻要總指標達成,均可以拿到業績激勵。為了激勵大家,王麗菁要求人力資源部修改激勵辦法,提升新客戶開發獎勵,降低老客戶開發的激勵,這種杆杠調節必將推動新客戶的開發步伐。而對於中層管理者,目前前利集團人員較為冗雜,王麗菁強調:領導比例不得超過部門人員的1/4,且必須呈梯度分配,加大人員的扁平化管理。
這個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不止是在執行胡一行的任務,而是已經在從公司整體勞效上進行優化和調整。這個提案出來後,孫蘇林就第一時間提醒王麗菁:在這樣的家族企業裏麵,做出這麼大刀闊斧的調整,風險很大,搞不好自己就要下台了。王麗菁何嚐不知道這背後的風險?可是如果再按照以前的路子走下去,自己沒有機會,公司也沒有機會;自己做出這樣的嚐試,至少是給了公司,也給了成就自己的機會。
這邊王麗菁所帶領的人事方案很快就被放到了李翔的桌上。而王平所帶領的市場調研組情況如何呢?李翔說是自己帶頭,實則將此事交代給了產品部劉應。劉應沒有太把這件事兒當回事兒,而是直接帶著手下幾個弟兄去各大商場兜了一圈,吃吃喝喝一番,最後則交代手下人網上copy一份數據,形成報告提交給了李翔。一份是麵貌一新的人事變革方案,一套是敷衍的市場調查,李翔怒火中燒,立即把劉應叫到辦公室。“你這個報告我看了一眼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了。你以為這次隻是表麵功夫,那你就錯了。現在很多雙眼睛在盯著這事兒,盯著你,盯著我,如果你想過的好,就踏踏實實把這件事兒落實下去。”劉應在王平這裏被罵了,心裏很是不痛快。又把部門人員召集在一起,要求大家再次出發,務必深入一線,拿到最真實的數據。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