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小企業負債籌資的困境與對策探討(1 / 2)

中小企業負債籌資的困境與對策探討

綜合

作者:梁全興

摘要:本文從外部金融環境的製約、中小企業自身的缺陷和籌資行為不科學等方麵分析了中小企業負債籌資的困境,提出了完善中小企業負債籌資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負債籌資

一、中小企業負債籌資的困境

1 外部金融環境的製約

(1)政策上的不平衡直接影響銀行貸款。目前,很多金融機構仍然帶著“有色眼鏡”,隻願意把資金貸給實力相對雄厚、還款有保障的國有大企業和大項目。隨著國有商業銀行推行城市化、國際化戰略,很多小城市的銀行在貸款的權限上受到限製,導致中小企業無法從當地銀行獲取貸款,失去了發展的良機。國有商業銀行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比其他性質的銀行更加注重安全性,對於中小企業貸款存在諸多限製,比如貸款程序繁瑣、條件苛刻等導致很多中小企業錯過了貸款的最佳時機。

(2)銀行信貸管理體製不夠完善。雖然目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意識逐步確立,風險管理能力也在逐步加強,但主要是針對國有大中型企業而定的,中小企業很難達到其中的貸款條件。由於中小企業貸款具有金額小、頻率高、時間急的特點,所以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管理成本比較高,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條件下,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

(3)社會中介擔保機構不健全。中介擔保機構在行政管理的方式下運行不暢,製約了資金的擴充,使得民間資本無法進入。同時,也缺少應對擔保風險和損失的措施,僅靠政府的政策性出資很難滿足中小企業的需求。

2 中小企業自身的缺陷

(1)抗風險能力弱。中小企業發展雖然充滿活力,但很多企業都是家族式或者私人企業,普遍存在生產水平低、生產規模盲目擴大、生產設備更新緩慢,生產理念落後等問題,導致企業缺乏足夠的市場競爭力和抗拒財務風險的能力。因此,銀行在給中小企業貸款時缺少十足的信任,存在很多顧慮。

(2)企業規模小。根據經濟法中的相關規定,對於通過發行債券進行籌資的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淨資產不能低於3000萬元人民幣,而有限責任公司的淨資產額不能低於6000萬人民幣。這對於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數額,尤其對剛剛起步的中小企業試圖通過債券籌資是根本行不通的。

(3)信用程度低。很多中小企業在發展規劃中考慮不夠長遠,存在短視的行為,麵對銀行債務采取逃避或一拖再拖的方法,存在不良貸款記錄,加大了貸款時的難度。另外,商業銀行在對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價時,會考慮企業的資產規模,而中小企業沒有足夠的資產提供貸款抵押也是導致普遍信用等級低的重要原因。

3 籌資行為不科學

(1)缺乏合理的負債籌資觀念。在負債籌資方麵往往存在兩種極端行為,一種是隻看到負債籌資的優勢,不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不顧及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負債籌資,這種盲目舉債行為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財務危機;另一種情況是對負債籌資不屑一顧或者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不敢或者不願實行負債經營,造成企業因缺乏資金而喪失了加速發展的機遇。

(2)缺乏長遠規劃。很多企業在借款時沒有合理的規劃和長遠的戰略目標,隻是在現金流緊張的時候才會想到負債籌資,借款對企業來說隻能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而沒有讓借款納入到整個企業的發展規劃中,無法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3)普遍存在資本結構不合理問題。合理的債務資本比例可以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也可以帶來財務杠杆的利益,擴大企業的資本規模。目前我國中小企業90%的短期資金來自銀行借款,甚至購建固定資產的資金也大部分是通過借款取得,存在著資產負債比例過高的問題。負債比例過高,過分依賴外來借款會影響企業再籌資的能力,並且存在較高的財務風險,對企業的發展非常不利,一旦企業在籌資上出現意外,必將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麵。

二、完善中小企業負債籌資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