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轉變地勘經濟發展方式的幾點思考(3 / 3)

3 改革管理模式,適應市場發展。地勘單位要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必須在管理模式上脫胎換骨,改革以往粗放的管理方式,強化成本管理。現代企業製度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完善的企業法人製度為主體,以有限責任製度為核心,以公司企業為主要形式,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條件的新型企業製度,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必要產物,是地勘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隻有建立起有效的產權製度和法人治理製度,才能確保地勘經濟的持續發展。首先,地勘單位的發展,管理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地勘單位多年形成的粗放管理,在經濟浪潮風起雲湧的今天,宛如一位老氣橫秋、疲憊憔悴、動作遲緩,頭腦滯鈍的老人,確實需要“浴火重生”,強化成本管理。其次,公有製企業恰如大鍋飯,改革改製工作刻不容緩,隻有實行產權多元化,健全法人治理結構,企業才有創造力和生命力。目前有些與地勘行業不相關的企業,他們一無牌照,二無壟斷優勢,推行改製舉步艱難,操作起來應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4 “外引內養”解決地勘單位的人才危機。地勘單位缺乏多種經營人才,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單純靠外部引進人才已不現實,因為人才需求量很大,隻能外部引進最迫切需要的人才,其餘的人才可通過內部培訓或進修學習等方式得到解決。同時老、中、青之間做好傳、幫、帶的工作,特別是剛接觸工作的80、90後的青年,雖然他們在吃苦方麵比不上老一代的地質工作者,但是他們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強,對開發市場、應對市場的思維較為敏感,應充分發揮他們的優點,取長補短。另一方麵,要充分挖掘現有人員的潛力,通過製定各種政策,特別是經濟政策和激勵政策,充分調動現有人才的積極性,放手讓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各種要素的活力競相進發,以更好地服務於地勘經濟的發展。通過“外引內養”的方式,地勘單位多經人才缺乏的嚴峻形勢才能扭轉,地勘單位經濟的增長才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

我們正處在經濟發展的十字路口,麵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地勘單位是沿襲步履艱難的老路,還是再辟永續發展的新徑?這是對領導者戰略眼光的考驗,也是對職工們思想觀念的拷問。默守成規顯然是行不通了,勇於變革才是唯一的出路。再辟新徑,就是要率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率先實現科學發展。這就要求地勘單位要搶抓機遇,充分認識地堪單位的曆史重負,合理調整配置產業結構,走漸變避突變之路,走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產業之路。

總之,本人相信通過以上幾個方麵的調整和轉變,製約地勘單位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將會得以轉變,地勘單位經濟的發展將一改過去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過大,經濟發展忽上忽下的局麵,步入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軌道,逐步跨上一個經濟發展的新平台。

參考文獻,

[1]段孝平當前地勘單位改革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資源2009(6)

[2]王穎新形勢下地勘單位的改革與發展[A]地勘單位改革發展座談會文集[C],2011

[3]唐煒瑋,地勘單位發展戰略研究[D]天津大字 2008

[4]王冬梅地勘隊人因失誤診斷技術及其評估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