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26(1 / 2)

番外二

琴瑟在禦,莫不靜好(上)

林靜小時候不喜歡自己的名字,初識的人永遠以為這個名字應該屬於一個乖巧的女孩子,而他的小學、高中都曾出現同名同姓的同學或校友,對方也都是女孩。可是他爸爸告訴他,他的名字取自《詩經》裏“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禦,莫不靜好”之意,他才知道,這個名字也許是父輩期許的完美愛情的象征。

林靜十分尊敬他的爸爸林介州,爸爸對他一向嚴厲,媽媽反倒是跟他更親些。林介州理工科出身,是“文革”結束恢複高考後的第一代名牌大學畢業生。自林靜記事以來,不如說林介州就是當地一個老牌國企的負責人。與其說是個管理者,林介州更像一個學者。在林靜看來,他的爸爸睿智、沉靜、理性、正直、學識淵博,一直是他成長曆程中的楷模,更重要的是,林介州對家庭的重視和對妻子無微不至的愛,讓林靜覺得自己擁有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除了成功的事業,還有什麼比一個安寧和美的家庭更重要?林靜從小耳濡目染,他覺得為自己的家人遮風擋雨,給自己所愛的人幸福是一個男人最起碼的職責。可是,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像他家一樣幸運,就連快樂無邊的小飛龍,回到家裏,也不得不麵對征戰連年的父母。

每次家裏發生世界大戰,小飛龍就會出現在林靜家的飯桌上,她總是自動自覺地坐在林靜身邊,以為大家都看不見一般,把她的小凳子悄悄地往林靜身邊越挪越近。林靜低頭吃飯,很配合地假裝看不到她的眼睛在他身上滴溜溜地打轉。一向主張食不言寢不語的林介州,不但在小飛龍眉飛色舞地講著趣事的時候笑得無比開懷,還興致勃勃地參與到討論中去,哪裏還有平時端正嚴肅的大家長和領導者的樣子,林靜的媽媽也笑眯眯地看著這個活潑靈動的小女孩,滿桌都是小飛龍愛吃的菜。

林靜一點兒也不嫉妒,在他看來,這個女孩是他的第三個家人。

林靜比小飛龍大五歲,她的功課一直都是他輔導的。她有小聰明,但學習並不專心,作業出的錯都是由於粗心大意,往往他正給她講著書本上的重點,她的注意力卻騰雲駕霧地飛到了千裏之外。

她說:“我真喜歡你的這盞台燈,橘紅橘紅的。林靜,你送我一盞好不好,我回去天天看著它。”

林靜回答她說,這種老式的台燈市場上已經沒有賣了,他家這盞又是他爸媽新婚的紀念物,不能送她。她倒不生氣,說過就忘了,可每一次燈泡燒掉,林靜都特意坐上一個多小時的公車,到這城市邊緣的一個老舊五金市場去買。全市隻有這個地方還在出售這種顏色的燈泡,他怕有一天連這個市場也消失了,於是一次通常買上許多個。他知道自己的私心,他不肯送她這樣的台燈,是希望當她想念這樣的燈光時,就會出現在這盞台燈旁。他希望自己是全世界獨一無二能給她這樣溫暖的人。

林靜習柳體,因為愛柳體的法度謹嚴,遒勁有骨。看他的書法,老師總是覺得奇怪,明明是個性格平和的孩子,寫出來的字卻險峻淩厲。小飛龍最怕寫毛筆字,可她爸媽說,經常往林家跑是可以的,但是跟在林靜哥哥身邊,總得學點兒好的東西,他們希望學書法能讓她無法無天的性格收斂一些,所以她每周有三天跟著他臨帖。

林靜在小飛龍麵前並不是個嚴厲的老師,大多數時候,他任她不務正業地玩墨水玩得不亦樂乎。這樣的結果就是直到他上了大學,暑假回來,她的一手書法還屬於印象派風格,完全拿不出手,不過,唯獨一個“靜”字她寫得有模有樣。是的,他曾特意認真反複地教,但是,她是否也曾一再有心地練?每次應付大人的檢查時,她都耍賴地使出這一字絕招,看著這個寫得流暢秀挺的“靜”字,林靜開始愛上自己的名字。